“这两个年轻人特别好,要不是他俩,我今天晚上就死定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怂玩意儿这么小就会越狱了,不知道跟谁学的。等回去把腿捆上,看它还怎么跑。”
“别说这个了。赶紧去弄点水,弄点吃的过来,请那俩年轻人吃顿饭。人家做好事不图回报,咱得知道感恩。”
“咋不让人家进村呢?到村里歇歇脚呗。”
老太太伸手锤了下老头,顺势将拴着骆驼的绳子递给他,“你怕人家,人家还怕你呢!少说废话,赶紧的。”
“两位,可别急着走啊!马上就给你们准备热乎饭吃!”冲着李寄秋和玲云筱喊完,老太太一瘸一拐地走向村子,在其他老人的搀扶下进了村。
“……你怎么看?要不要直接离开?如果想走的话,随时都可以。”在她们两人一起忙活骆驼的时候,李寄秋一直在警惕地观察四周,确实没有发现什么危险。
现在轮到玲云筱犹豫了,“我觉得……这个村子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村里人也的确都是老人。而且,我是有点想吃一顿热乎的饭……”
李寄秋打趣道,“不怕被下毒吗?你应该知道,有些毒药即便是经过高温加热也不会失效吧?”
玲云筱挠挠头,显得有些为难,“那就……看看他们到底想做什么吧?如果是那种容易被下毒的食物,我们就别吃了。”
“真馋。”李寄秋无奈地笑了笑,顺手摸摸玲云筱的头。虽然说别人搀,但他自己也闻到了从村子里隐约飘来的香味,似乎是烤饼子之类的食物,嘴里不由自主地开始分泌口水。
“那就暂且看一看吧,看看这群老人家想怎么招待我们。”
随着夕阳缓缓下沉,天边渐渐展开一幅绚丽的橘红色绸缎,将广袤无垠的丹霞地貌笼罩在梦幻般的光辉之中。在残阳的勾勒下,岩石的色彩层次愈发丰富,从深红渐变到橙黄,再柔和地过渡到浅紫,如同调色板上的斑斓色彩,被大自然巧妙地挥洒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李寄秋凝视着在阳光下五彩变换的山体,不禁由衷地赞叹道,“丹霞地貌原来真挺漂亮的,我以前一直认为,那些带点红色的石头山能有什么好看的?现在看来,是我太片面了。”
玲云筱则眨眨眼问道,“什么是丹霞地貌?”
“。。。。。。就是,就是面前这片山啊!这种带着些红色的石头山,在夕阳时尤其好看,听说雨后更漂亮。。。。。。你们是怎么称呼的?”
“哦,你是说红层地貌啊。”
李寄秋对这个名称感到有些无语,“红层……八千万年后的新人类取名还真是直白啊。”
“丹霞地貌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玲云筱好奇地问道,“按照以往的惯例,应该和什么诗句或者典故有关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然。”李寄秋颇为自豪地解释道,“‘丹霞’这两个字是用来形容黄昏彩霞的,出自一句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怎么样,是不是很贴切?”
玲云筱默默地念了两遍诗句,不由得点了点头,“不错,确实很贴切。八千万年前的人类文化水平真高,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直来直去的……”
就在两人闲聊之际,从村子里呼啦啦地涌出了十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们抬着锅碗瓢盆等各种炊具,还有人牵着两峰骆驼,骆驼背上驮着大捆大捆的木柴和一只已经杀好的小羊。
老人们来到距离越野车大约二十米远的空地上,熟练地架起锅灶,点燃木柴,将玉米和已经分解好的小羊羔放入锅中。不一会儿,诱人的肉香便飘散开来,钻进了两人的鼻孔里。
村民们自顾自地在那边忙碌着,很有默契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没有过来打扰李寄秋和玲云筱。
又过了将近两个小时,已经换上新衣服的老太太过来招呼两人去吃饭。
在汽车大灯的照射下,露天厨房被照得亮如白昼。做完晚饭的老人们拘谨地站在一旁,没有一个人先动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