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实现以上愿望,那楚国在中原的势力范围又扩大了不少。
晋襄公能放任楚国人这么干么?
当然不能!于是,太傅阳处父受命率晋军出征。
这次晋襄公的用人非常令人不解,因为我们知道,晋国现在共有五军,中军、上军、下军、新上军、新下军,每军都各自有帅佐(除上军帅狐毛已经去世),阳处父根本不是五军的帅佐,怎么让他领兵与楚军作战?
可能全世界的人们都不理解,但阳处父却非常理解。这个阳处父也算是晋国一大牛人了,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阳处父。
阳处父原为晋国大夫,公族人士,阳氏,名处。因其封邑在阳邑,即今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故以阳为氏。
前面我们讲过,古人往往有姓名最后加一个“父”字,是后辈人对其的一种尊称。
但在当时,如果不是阳处父的后人,人们称呼他当然是阳处,即他的名,或者阳大夫、阳太傅这样带官职的。
阳处父在史料记载的事迹不少,其中有一个成语“华而不实”便是因阳处父而诞生的。
据说,有一次阳处父出使卫国,回来时路过宁邑,便在宁邑的驿馆过宿。
驿馆的馆长叫宁赢,见阳处父风度翩翩,谈吐不俗,再加上又是诸侯之长晋国的太傅,当下便认定阳处父是一位极具德行的人。
于是,宁赢与妻子商议后,决定追随阳处父,希望能够走上一条光明的仕途。
阳处父很高兴地收了他,带着他往晋国走。
但到了温邑后,宁赢便告辞了阳处父,回到了在宁邑的家。
宁赢的妻子很奇怪,问他:“夫君怎么回家了?你不是跟着阳大夫了吗?难道他不肯收留你了?”
宁赢叹了一口气道:“别说了。我以为阳处这个人德行一定很高尚。但这几天接触下来,我发现阳处这人太过于高调。
其实,有德行的人高调一点也没关系,但需要配合温和的性格才行。
可阳处不但为人高调,性格也极其刚强,说话过于直率,与他风度翩翩的外表一点也不相符,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人。
我担心跟着他以后可能被惹祸上身,还是早点离开他为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成语“华而不实”便是典故于此。
阳处父后来被晋文公指定为晋襄公的老师,担任太傅一职,可以说位高权重。
但阳处父性格较为刚烈,所以得罪了不少人。
不过,晋襄公却很赏识他,毕竟阳处父是一位极具智谋的人,所以,晋襄公总想创造机会让阳处父立功。
这一次,晋襄公让阳处父领兵出征,本意并非是让阳处父与楚军决战,而是摆出一个样子:作为诸侯之长,晋国的小弟被你楚国欺负了,晋国是不会就此算了的。
晋襄公的判断是楚军绝对不敢与晋军直接交战,毕竟两军已经在城濮打了一战,晋军取得了大胜。
既然你楚军不敢与晋军开战,那晋军此次出征无非就是一个形式而已。
所以,晋襄公派阳处父出征,目标:蔡国!
之所以目标定为蔡国,那是因为蔡国刚刚宣布归顺了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