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点点头,随手从口袋中摸出钢笔,写了两排四个数字,递给王友仁。
“完了?”王友仁一怔。
“嗯,就这些。”刘贺点头说道。
不由得王友仁不怔,两排八个数字,如果译成文字的话,至多两个字。
两个字?能说清楚什么事?难不成是“速归”?王友仁苦笑了一下,但是纪律使然,他也没有问,只是又看了一遍八个数字,划了根火柴,将纸条给烧了。
按照约定,对方在《北平时报》上刊登这则消息,自己就要在火车站的留言板上写清楚接头的时间地点。
这些事原本不应该刘贺操心,但是同行的交通员没有了,也就只能刘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了。
但是让刘贺纠结的问题所在,是自己没有过一次接头经验,自己应该把人约在哪呢?关键是北平城自己也不熟,又不是自己的主场,应该如何挑选地方呢?
“老王,请教你一件事。”刘贺问道。
“什么事?”王友仁爽快地答道。
“接头……”
接头!王友仁一愣,有些疑惑地望向刘贺。
“我是说接头的地点,一般适合在什么地方?”刘贺红着脸问道。
“啊!”王友仁没有想到刘贺会问这个问题,先是吃惊地啊了一声,随后说道:“这个……也没有一定之规吧,反正像茶馆、饭庄还有戏院这些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都比较适合接头。”
王友仁其实也不是科班出身,在他的特工生涯中,也就接过一次头,接头的对象是杨登欢,而且还被杨登欢一眼看了出来。
刘贺听了颇以为然的点了点了头,佩服地看了一眼王友仁,又问道:“那你看什么地方的饭庄茶馆适合接头?”
“……”
王友仁有些为难,这种主意似乎还是不出的好。
“刘……”怎么称呼刘贺,王友仁有些为难。这几天屋里就他们两个人,一张嘴就知道是给对方说话,所以称呼也省了。
但是这一次,王友仁觉得有必要和刘贺认真谈上一次了,但是一张嘴,就被怎么称呼刘贺给难住了。
“叫我刘贺就行。”刘贺连忙说道。
“刘贺同志,我觉得你有必要寻求地方组织的帮助,虽然我不了解你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但是我认为,你这种状态,很难完成任务。”王友仁毫不客气地说道。
“你放心,组织上已经给我安排了一个助手,你电报发出去,就有人和我见面了。”刘贺笑着说道。
王友仁长出了一口气,心中这一块大石头才算落了地,看来组织还是有准备的!
“那你能不能等到你的这位助手和你联络之后,你再开始行动?”王友仁又说道。
“时间不等人啊。”刘贺想了想说道。
“但是安全最重要。”王友仁正色说道。
“我收到消息后,必须三天内和对方联络。”刘贺面有难色。
“三天,什么时候开始算?”王友仁也顾不得规矩了,径直问道。
“今天。”刘贺显然没有觉得自己所说出来的是一个秘密。
“那应该来得及,实在不行,第三天再行动。”王友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