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菩萨它同样也不能执着有些渡不了的众生去硬渡。
这个关键在哪啊?就看缘嘛,看有缘无缘,惜不惜缘。
渡众生就像在拔河,这一头无常外,那一头无常内。
站在深渊口,朝着深渊丢进去一根绳子,不怕被拽进去,咬着牙拽着,把那些想出来的人拔出来。
又得能接受出来后还想回去的,(白费力)。也得理解不想出来的,(无明)。
更要明白,他想回去不是他真的想,他的规律让他如此。他不想出来也不是不想,同样是他的规律如此。(业力枷锁)。
多少人说着闲话,怒杠眼前知己。多少人聊着陌生,硬撼面前至亲。
又有多少人吵吵着已经觉醒,却用着旧时业力与扛业之人争辩黑白。”
“师父,我突然感觉有种说不明白的东西,不知道为啥。”
“嘻嘻嘻嘻嘻,一切发生,冥冥之中皆有定数,聚散离别皆看因缘造化,也看自己去如何造化。
一声师父,未有任何仪式,也在用心教导。但因未有仪式,学时候是乖孩子,感觉自己学的很好了,有师父没师父都行了,那缘基本也被自己斩了。”
“明白了师父。对了师父,您这辈子会收多少个徒弟啊?”
“不一定,也许三十六个,也许七十二,也有可能一百零八。说句实话,带徒弟不如开课,不用操心修行进程,也不用管会修成怎样,更不用挂念会不会走偏。
世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
花钱请教人的人会对人非常尊重。
不花钱请教人的人,那份尊重会一点点丢失。
高价拜人为师的人,什么都没学着也尊重那人,不觉得自己花那么多钱有什么不妥。
低价拜人为师的人,学了再多,也会随着时间线拉长,以及关系的亲密,失去最初赤诚的尊重。
而这个规律,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能破开。也不怪谁,人性本身就是这种规律的。自己觉得很难才得到而感觉宝贵与珍惜,反之,很简单得到,一个不注意业力使然,会不觉得有什么。
这个东西还有一个点,就是之前会感觉很牛逼,会了一些之后,自己做到一点后,也会被动的感觉没啥了。都是规律线下的业力使然,得认识到这个,才能知道自己哪变了。
学会了开车,会忘记学开车的不容易。得到了蟠桃,也会忘记上天才能采摘的事情。
就随缘吧,缘在就教教。咋修都是得先把人做好,我留了缘,惜不惜师父管不了,咱不执着。
师父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想修的好孩子会修。至于孩子变不变,师父做不了主,看孩子们自己造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