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张鹤龄,有本上奏!”
“臣,毛澄。。。。。。”
“臣,梁储。。。。。。”
朱厚熜冷冷看着台阶下面,躬身奉奏疏的朝臣们,就这么静静等待着太监将那意料之中的奏章奉承上来,凛然不惧。
妈的,他倒要看看,这些傻缺找什么有理有据的理由,给他换个爹。
。。。。。。
当然,这种事儿,陆斌是不可能管的。
因为兄弟们进京了,他得去照顾一番,这人生地不熟的,别闹出差错来。
这是正当的理由,所以在进入皇城,见过朱厚熜登基之后第二天,他爹陆松同志直接就任锦衣卫指挥使之后,他就没了影子。
这让在内城之中接受着各种规矩,学习各种礼仪,了解各种朝堂部门的朱厚熜恨的牙痒痒。
还是那句话,他陆斌,就是死外面,也不存在跟你朱厚熜去面对这帮子老得皱纹能夹死苍蝇的。。。。。。可敬,大臣们。
嗯,对,可敬大臣们。
第二批进入京城的都是各家亲眷,莫戈等人混在里面,带三百名新编练护卫,大概混了近六百人,在这两百人的亲眷队伍里面。
浩浩荡荡,不知道还以为是什么人呢,知道以后,就没有了恁多麻烦。
毕竟,朱厚熜老先生已经登基过了,你把城门的,总不能去搞王府就属吧。
而且人家也好讲话,就驻扎在京郊地区,空出来的团营驻扎处,基本你指哪儿人家就去哪儿,唯一要求是不能与其他部队混杂。
委实是三百人队伍对于京城来说不算什么,很轻松,这波人直接就安置下去了,报备也报备了,可关于一些细节上的东西,比如整齐却怪异的着装,比如非在册之兵这样的话,一个字儿都没提。
人家现在是皇帝,关于王爷时期违背的一些规矩。
这么说吧,人家既然亮出来给你看,就不怕你找死。
不计较许多,卖个好才是真的。
然后就是另外一半,没有那么多东西,包袱皮里面全是家用,一水儿下人打扮,侍女打扮的,几乎全部由小年轻乃至小娃儿组成的队伍。
顺天府这边连问都没问,因为,今年开年才没多长时间,大家都还没犯什么错误,这时候在陛下,阁老或者同僚那边留下个今年第一白痴的印象,也是非常尴尬的事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相比较这档子吃力不讨好的破事,把前面那一批过来的文人当中,来自荆门林氏的读书人进京不孝敬顺天府,不拜谒府尊的事情,然后好好敲上一笔,这才是正经营生。
这些亲眷们是第二波入京的,安置下榻之处,自然由王府长史袁宗皋老先生负责。
这位老先生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并不怎么喜欢见人。
但这位老先生有一个在王府内非常厉害的身份,他老人家是已故的兴献王留给朱厚熜的人。
弘治三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孝宗封其弟为兴献王时,其为之辅,弘治五年,升正议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