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年到中年,文辞不湍急,不奇峰了些,名号没以前那么传天下而动之了些。
但他自认为,自己顶多就只是从写诗的变成了教书的而已。
然后,该死的那小贼!居然卑鄙,且下流,且无耻的,就让他用所谓的“政治谋划”来对付正儿八经的敌人!!!
就算!就算!他杨慎乃是个官身,可他正儿八经的乃是个翰林院修撰!是个编书修策的!不是劳什子官场老油条,更不是什么老忽悠贩子。
该死的,早晓得是这般情况,当年就合该朝谢迁谢公多学几招侃大山的本事!
是的!没错!!他已经面对该死的张濂已经足足三天。面对该死的黄贵也已经三天。
能找的理由都已经找遍了,能扯的皮也已经扯完了!
第一日时,为了给陆斌打掩护,叫他好出去。
自己用的是扯虎皮拉大旗的这招,将老父杨廷和搬出来,来证明自己别有目的,也证明帝王与他老杨家有不可告人的谋划,更证明自己才是正儿八经的统军统帅。
按照陆斌说的,这些证明出来的东西,会让聪明人得出一个答案——老杨家坚挺着呢,这一任皇帝还要接着用杨慎!
所以聪明人不会放过巴结的机会。
放出招子,说明身边有锦衣卫,再说明陆斌锦衣卫以及其当今陛下奶兄弟的身份,无形之中,就会让杨慎获得认同感。
都是读书人,说私密事都忌讳锦衣卫。
然后,第一日必须含蓄,什么都不能说,只能应下酒席,因为第一日透露出来的东西足够人琢磨的了,这叫吸引人胃口。
他们必须琢磨的两件事,其一:是讨好皇帝呢,还是巴结杨家呢?
其二:皇帝要什么呢?杨家又要什么呢?
这玩意很要聪明人老命的,因为两头儿偏,偏那边都容易出事!
这头一日嘛,好过,晚上喝完了酒,杨慎甚至有时间回到书房去接着看一些陈年旧案的卷宗。
而第二日,就有些难办了。
因为人家想一晚上,也是很召集的,他们善良完了对策,肯定是要亮出来给杨慎瞧的。
好在陆斌给了第二招——稳。
通俗点叫皇帝不急太监急。
你急?我不急。
黄贵这种人,越聪明,就越不容易改变看法。
他头一日就认为这伙人是冲着人头功绩来的,现在还这么认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