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谷大用看着关下站着的一群阁老朝臣向他投递过来恨不得活啃了他的目光时,大概心里喊的是我命休矣。
至于喊了多少遍,这又是不得而知的事情。
朱厚照一路冲着宣府而去,然后从阳和,再转应州。
达延汗在哪,他就奔着哪儿去,不跟这个叫小王子的达延汗碰一下,朱厚照绝不会善罢甘休。
一路调兵遣将,做出各种部署,各种调度,不得不说,朱厚照的勤学苦练,在这个时代让他作为统兵者这个身份,有了一定水准。
其命令也不说有多高明吧,但也不是那种水货,最起码命令下出去,给将官看着不会一愣,以为又他娘是个叫人去送死的朱祁镇!
阻截敌人的大同总兵王勋拼命,再加上,朱老兄本人那逆天的运气,两轮应州区域的大雾,还真就叫他赶上了,不仅他赶上了,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将军时春,副总兵朱峦、游击将军周政也赶上了!
最奇葩的是朱峦,这个人得到的命令是跟踪,尾随,其任务性质斥候,其任务形式是缀在敌人屁股后面查探消息。
然后这哥们楞就超越了达延汗,在大雾中稀里糊涂的,赶在了达延汗攻打应州城之前,进去了。。。就进去了。。。
阻截守城的王勋都蒙,第二天莫名其妙多了几千号援军,跟一个同样蒙的朱峦。
而朱厚照必须庆幸这会儿明朝军队,虽然呈现战斗力明显下滑的状态,但还是不弱的,毕竟,土地兼并还没到最极端的那个地步,底层士卒好歹都有口饭吃。
好歹没有家丁这种畸形的家仆式部队出现。
他这个皇帝的话,将官士卒还是认的,例如他的后手,张永、魏彬、张忠率领后续部队,抵达时间,抵达位置都没有出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让他采取的前饵勾引,后添兵作战方式获得了成功。
既把达延汗的部队拖住了,又确保了战争胜利的基本盘。
而朱厚照本人,确实也不是什么凡俗之人,毕竟,根据他亲口讲的,我亲自干掉一个。
在参战人数超过十万的战争之中,作为统领者,做到亲手杀死一个人,在加上他军队调度,军令上没捅娄子,因此他在军事上的才能,是可以被肯定的。
正德皇帝年间的第二件大事,应州大捷,就这样结束了。
但余波呢?余波传扬的距离,可不会就仅仅只是被他调度的军队而已。
朝堂之上,文官们对于这个昏聩,不将社稷当回事的皇帝几乎愤怒到了极点,也失望到了极点。
不可否认,朱厚照这一仗打的漂亮,达延汗被打的落荒而逃,要不是天气风沙等不可控原因,还真可能就将这个数十年都来侵扰边疆的小王子人头给拿回来。
但,代价,代价实在是太过沉重了。
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刘瑾当政,弘治一朝元老谢迁,刘健等被驱逐出朝堂。
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刘六刘七造反,各地起义问题全然没见着皇帝有管控的意思。
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弘治中兴全数报销,本来他就是拿边疆无作为来换取的中原休养生息,现在呢?治理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打仗,还叫敌方头目跑掉了,歇个数年卷土重来,国朝还有那个经济实力再打一回吗?
难不成在叫谷大用这种腌臜货色当一回政,捞一回钱,再叫你朱厚照去打一回来?
万一这次没那么幸运,或者出现了万一中的万一,你朱厚照折进去了怎么办?
你朱厚照死不死事小,我们朝臣之中,到哪里再去为你老朱家找一个于少保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