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一边批改文书,一边一心二用对刘盈说了自己的计划。
已经弱冠还喝奶的刘盈捧着热牛奶道:“一群老头子的事,别来烦我,你和阿父自己定了就行。”
萧何继续用翻白眼运动,来缓解看文书用眼过度的眼睛疲劳。
刘盈舔了舔嘴角的奶渍:“等我继位,他们都老了,用不了几年。太学筹建进度如何?”
萧何道:“你是嫌弃太学筹建进度太慢?说话为何变委婉了?”
刘盈摇头:“阿父再无能,也知道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你们研究了这么久隋朝和明朝的人才培养制度,好不容易想出举荐加太学的稳定选官制度,竟现在还没什么动静……”
刘盈又喝了一口热牛奶,并又舔了一口嘴角:“有什么是你们不好动手的,让我来。”
萧何放下笔,合上文书,伸了个懒腰。
他欣慰道:“难得见你体贴一次。陛下本想在你冠礼时便传位,你登基之后再开太学。既然你不肯提前继位,陛下便打算等你大婚之后,再以大赦天下的形式,广召天下贤才入长安。”
刘盈皱眉:“就为了这个,将太学开学压了一整年?他不知道现在各地都缺官吏?!”
赵国和淮南国的异姓王被剪除,无论那里是否还会封诸侯王,原本由赵王和淮南王任命的官吏,统统要换上大汉自己的人。
如今正是缺人才的时候,阿父他推迟个屁啊!
萧何道:“陛下有自己的考量。”
他知道刘盈明白自己说什么。
刘盈也一定很清楚刘邦的考量,只是不太赞同。
萧何本也不赞同。
但刘邦的视角,已经完全变成了帝王的视角。比起让天下早一点安稳,刘邦更多考虑的是帝位传承的稳固。
如刘邦分析隋炀帝一定会御驾亲征,并赞同隋炀帝的御驾亲征一样。
刘邦十分看重刘盈这个儿子,但纵容刘盈垂髫之年便入了军伍立功。
即使刘盈有神仙庇佑,但一个孩童在乱世中乱跑,其危险可想而知。刘邦权衡利弊之后,却纵容刘盈乱来。
萧何还看出,刘肥一直与韩信搭档,二人在刘盈活着的时候相互牵制,对刘盈没有任何威胁。但若刘盈出了意外,韩信定会鼎力协助刘肥登基。没有其他孩子的吕后也一定更属意刘肥。
即使吕后因刘盈发了疯,吕泽也能压制住吕后。
因刘盈过于神奇,在项羽眼皮子底下都能逃跑,恐怕连吕后都不会看出刘邦的后手。
萧何却很冷静。
他从来不会被刘盈的神奇迷惑,从来不会认为刘盈是不死之身。
萧何知道刘盈这个孩子对刘邦多重要。即使刘盈不是太子,刘邦不是皇帝,这个儿子对刘邦也很重要,比天下任何人,包括刘邦自己都重要。
为了大汉江山的稳固,刘邦都能狠下心,让刘盈自找危险。
那么大汉一时的动荡,黎民苍生一时的苦楚,为了让刘盈的帝位更加稳固,刘邦自然也能狠下心。
就如隋炀帝亲征吐谷浑会耗费大量无谓的人力物力,加重黎民的负担,哪怕刘邦曾为了沛丰黔首遭受苛政而落泪,但刘邦认可隋炀帝亲征,只是嫌弃隋炀帝太无用一样。
为了政治目的,他可以舍弃很多。
刘邦已经决定的事,即使是刘盈,也无法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