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魔法还有另一个名字;【外在理性】
是魔帝和雷娅怀揣着希望,为了让五帝能够成为真正无私的帝皇,成为‘真神’而开发的魔法,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个魔法失败了。
无论增添多少规则来修正,无论在这上面堆叠多少灵活的法则,这个魔法都无法像是拥有灵魂的生物那样运作,倒不如说一旦魔法拥有了灵魂,也就和公平、理性无缘了。
最终雷娅女士得出了结论,只要是让某个帝皇完全变成死板的绝对规则、变成绝对平等的大自然的一部分的话,对人类而言那才不是什么善良的真神,而是对人类毫不关心、只是自顾自繁殖增生的冷漠邪神,而那样的邪神早已经存在了,就是魔法本身。
他们这之前的努力,不过是尝试着把魔帝的全部人生浓缩于一个魔法内而已。
而佛劳尔就是利用这个特性,把自己的仇恨全部提取出来转变为魔法。
“按理说,这个魔法应该被魔帝给废除了。雷娅女士死后,能够理解并施展这个魔法的就只有魔帝本人了才对。”圣骑士紧接着又甩出另一个阴谋论的论调来。
蒂薇儿知道【外在理性】的存在,那个哥布林王就是魔帝给予这个魔法的发明之一,哥布林王象征着理性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足以证明理性自身失败的组成部分。
理性为了对抗疯狂时所必须要的‘非理性’,其中最积极的部分,也就是颓废。
唯有颓废才能让我们从疯狂中回归理智,去重新思考自己,去接受这个糟糕且疯狂的世界。
是哥布林王的诞生让魔帝意识到了,让帝皇成为绝对规则,从而能够限制帝之力暗藏的毁灭不被触发——这条道路是错误的。
所以他将目光转而投向了艾比安,在雷娅去世的事实面前,无法选择颓废来逐渐接受心爱之人离去的魔帝,最终得出的答案是自我毁灭。
颓废是甘愿自暴自弃,而自我毁灭却是一种审判,是对自我的绝对肯定。
这是在私欲胜过理性之前,他做出最冷酷的判断,那就是通过消灭肉体,让那深爱雷娅的精神得以永存。
因为魔帝知道,只要继续活下去,他就无可避免地另外的人相遇,甚至可能爱上另一个女人。如果不这样做走向自我封闭,那就无法胜任帝皇,只会变成无情残酷的‘大’自然,那同样意味着对雷娅思念的死亡。
魔帝的目的就是通过死在安比手上,让作为术精灵的她被迫成为魔帝力量的容器,再通过设置好的陷阱,借由成为下一代魔帝的艾比安之手发动魔帝的魔法。
从而就能实现让他这永存的精神去往彼岸,再一次和雷娅的灵魂相遇——随之安比的肉体也会毁灭。
这是不可能正式拜托下一代魔帝做的事(有下一代正式继承的魔帝也绝对不可能答应),所以就只能将万能施法介质的术精灵作为祭品献上,从而实现这个魔法。
这是【灾控】他们调查魔帝后得来的结果,利米特猜的没错,让安比去讨伐魔帝,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陷阱。
‘法师使用魔法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时,魔法也在借由法师作为媒介展现自身,这就是通过魔法实现愿望所必须要承担的代价。’
而魔帝作为所有魔法的中间点,他难以维持人格的完整,在魔法自带的强大意志前,必将朝着分裂走去,身为帝皇的他需要雷娅来守护他的意识在施法时不被魔法给取代。
的确,绝不是随随便便什么魔法都可以影响到魔帝,但如果是整个人类历史全部的魔法呢?历代魔帝发明的魔法,甚至在最绝望最极端的情形下被考虑出来的魔法,出于最美好愿望被发明的魔法,乃至出于最无聊为了打发时间而发明魔法的全部,都集中在仅仅一人身上。
所以魔帝总需要大量的媒介来转移魔法,将自我一份又一份的分割、复制,甚至存入法杖之中。
魔法本身作为理性的技术是善恶并存的灰色,可每一个魔法被发明的理由和动机都不同,如果不暇思索只是照搬不误的施展魔法,那必将酿成大错。
这样的事故,在历史上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
而面对这一切的一切,魔帝之所以还能坚持至今,维持自己的知性,全都是因为他爱上了雷娅女士,这份爱意作为他最强的外在理想,维系着魔帝的自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如今,随着雷娅的死去、随着魔法的结束,魔帝无法承担名为爱情的美妙魔法的代价,他的自我在现实面前变得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