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巷子中间一处破旧的小院子中,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被人反绑着双手吊在树上,另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则骂骂咧咧,手上拿着一根细竹杆不时抽打那书生几下。
另一边,还有一个妇人衣衫破碎,跪在地上痛哭着,哀求着。
“别打了,别打了……”
这妇人唤作赵氏,那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则是她的丈夫阿三,那个挨打的书生唤作曾生,是个童生。
所谓童生,也就是通过了县试、府试,但未能通过院试的读书人。
通过了院试,才能成为秀才,才有资格参加更高级别的乡试。
阿三与曾生乃是邻居,两家共用一道院墙。
阿三嗜赌、嗜酒,经常夜不归宿,有时候赵氏实在忍不住说他几句,这家伙便非打即骂。
好在,赵氏生了个儿子,小名柱子,从小便很懂事,而且也很好学。
可惜阿三将家里的积蓄都输个差不多了,哪里还有闲钱送儿子去读书?
不过柱子也很机智,有事没事便去曾生家里蹭书读。
曾生见这孩子机灵过人,又虚心好学,便主动教他识字、写字、画画之类。
眼见着儿子能写写画画了,赵氏惊喜不已,毕竟这也是她的一个盼头。哪怕考上个秀才,那也是光宗耀祖之事。
出于感激,便将自己平日里省下的钱凑了一些送过去,结果曾生却推辞不收。
既然曾生不收钱,赵氏也不能就这样算了,总得做点什么表示感谢。
于是乎,有时候做菜的时候便多做一些给曾生送过去,或是抽空去帮曾生打扫一下院子,做一些杂活什么的。
这本是一件问心无愧的事,大家本就是邻居,而且曾氏过去的时候,每次都是带着儿子一起的。
没料,那阿三也不知听了谁乱嚼舌头,竟一口咬定妻子与曾生有了私情,这才发生了现在这一幕。
这家伙根本不听妻子与曾生的辩解,竟蛮横地将曾生反绑起来吊打。
曾生一开始辩解了几句,见阿三根本不听,也不由得激起了读书人的傲气,怒道:“你有种便打死我!”
“你以为老子不敢?”
阿三瞪着一双醉眼,恶狠狠举高了手中的竹杆。
“你住手……”赵氏心知丈夫下手没有轻重,不顾一切冲上前来想夺下竹杆。
“伱个贱人,还敢护着奸夫是不?”阿三更是羞怒,一脚将赵氏踹翻在地。
柱子吓得不知所措,站在一边哭得声嘶力竭。
“小杂种,回头老子再收拾你!”
阿三冲着儿子恶狠狠骂了一句,再次高高抬起竹杆。
“住手!”
就在这时候,一个读书人大步走进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