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每一百个考生可能只有那么两三个幸运儿能够上榜,余下的九十几个只能打道回府,继续埋头苦读。
其实绝大多数秀才心里都很清楚,中举基本是一生无望之事,但依然还是会心存侥幸前去应试,万一运气好呢?
秀才与举人,地位天差地别。
正如范进。
范进当年还是个秀才的时候,他老丈人只是个屠夫,有事没事便教训范进几句,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为啥?
因为范进穷,在胡屠夫想来,范进娶了他女儿,那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后来范进去参加乡试,没盘缠,便去找老丈人借,结果挨了一顿臭骂。
胡屠夫认为范进能考中秀才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还想考举人?
知道啥叫举人不?那可是文曲星下凡,你一个小屁民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范进无奈,四处凑了些盘缠悄悄跑去参加乡试。
没想到,还真的中了举。
一激动,竟然疯了。
好在最后还是恢复了清醒。这下子,胡屠夫可不敢再狂了,称呼也变了,称呼范进为“贤婿老爷”。
一众乡邻也纷纷前来送礼,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前来投身为仆的……
<divclass="tentadv">就这样,范进成了名闻一方的范进,范老爷。
所以说,这乡试就跟跳龙门一样,一旦上了榜,就相当跃过了龙门,一步迈入富绅之列。
煎熬中,一众考生终于盼来了放榜之日。
丁修如愿上榜,而且名次靠前,考了个第十名。
而宁采臣……不出意外地落榜了。
看样子他早有心理准备,倒也没有显得多沮丧,同时也由衷地祝贺丁修高中举人。
放榜之后,一众落榜的考生陆陆续续离去,但上了榜的却不能走,还得参加鹿鸣宴,之后还要领取官府统一制作的名贴。
有了这个名贴以后出行可就方便多了。
按照朝廷的规定,百姓原则上是不允许离乡的,离乡百里开外,就必须去官府申领路引。
要是没有路引四处乱窜,一旦被官兵查到,便会当作流寇抓起来。
但举人的行动却不受限,有名贴在手,走遍天下。
参加完鹿鸣宴之后,丁修并未离开,次日上午,持名贴前去衙门求见巡按御史:吴子书。
巡按御史乃是一个特殊的官职,并非长驻地方,而是朝廷派遣到地方监督地方官员的,其职责类似于钦差。
昨日里,吴子书也参加了鹿鸣宴,丁修发现吴子书身怀隐疾,故而今日才会登门拜访。
一般来说,巡按御史可不是想见就能见的,毕竟地位特殊。
不过,那门子一见丁修乃是新科举子,又猜不透丁修与巡按大人之间的关系,故而匆匆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