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丁修开口时她方才回过神来,一脸羞红地站直身子,低声道:“谢谢!”
“不客气。”
丁修露齿一笑,让人如沐春风。
刚才多亏了他全力施展了逍遥御风,几乎像瞬移一般横跨数丈,终于抢先一步将花灵拽到了一边。
这一次扑击,也令得那只六翅蜈蚣用尽了浑身的力气,在地上翻滚了几圈,终于一动不动。
为了防止这玩意儿诈尸,陈玉楼吩咐花玛拐点火将之就地焚化。
接下来,一行人开始挨着屋子查看,结果却大失所望……显然,这些地方都被元人给洗劫过了,一片狼藉。
不过,丁修可不这么想。
这里的厢房都是一代又一代炼丹士居住的地方,元人眼中只有金银珠宝,而那些炼丹士留下的笔记、书籍之类的东西他们是看不上的。
当然,估计也看不懂。
丁修这些笔记、书籍全部收集起来集中放到一间屋子里,到时候好让人一并搬走。
随后,一行人休整了几个时辰,再经过一番细细的搜寻,终于发现了丹井。
著名诗人陆游有一首诗,便是专咏丹井的:
“丹成人已仙,遗灶亦已平;尚余松根井,锵然环玦声。我来试一啜,槁面还童婴。祝君勿关钥,人人遣长顺。”
炼丹之术在古代很是盛行,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梦想着能吃上一颗不老仙丹。
其实,到了丁修所处的现代,虽然不少人对炼丹一说嗤之以鼻,认为古人愚昧什么什么的。
这纯属耍流氓。
人类文明发展了数千年,正是因为古人的“愚昧”,一代接一代人的不停探索与尝试,这才有了后世所谓的科技。
而那些对长顺嗤之以鼻的人,恐怕一个个都巴不得长顺。
古人炼丹乃是追求长顺的一种探索方式,而在炼丹的过程中,却又积累了不少推动历史进程的经验。
比如汞、铅、砷、矾、火药、琉璃等等,都属于炼丹过程中的发明。
那些不分青红皂白便说古人愚昧之人,假如一生下来便扔到大山,过原始人一样的生活,那长大后就是一个原始人,难不成天生就懂得物理、化学?
言归正传。
那处丹井的入口本身是很隐蔽的,而且还设计了精巧的机关。
但不巧的是,这些机关却被那只六翅蜈蚣无意中给破坏了,丹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密密麻麻的爬痕。
而这丹井的设计也很巧妙,应该是在山腹的正中间。
而这瓶山也是神奇,不仅外观像个宝瓶,山腹也大多中空就像个瓶腹一般,特别是丹井上方,竟然直通山顶。
如此一来,在这里开炉点火炼丹,烟雾便直冲山顶,犹如一根天然的烟囱一般。
也不知当初是谁发现了这处宝地。
当一行人依次下到丹井时,一股难以言诉的气味扑面而来,混杂着一股阴森森的气息,令人脚底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