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沩水河边,依礼而行事,二女都对舜十分倾心,恪守妇道。
尧又派舜负责推行德教,舜便教导臣民以“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臣民都乐意听从他的教诲,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尧又让舜总管百官,处理政务,百官都服从舜的指挥,百事振兴,无一荒废,并且显得特别井井有条,毫不紊乱。
尧还让舜在明堂的四门,负责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
舜和诸侯们相处很好,也使诸侯们都和睦友好。
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很敬重他。最后,尧让舜独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经受大自然的考验。
舜在暴风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显示出很强的生活能力。
经过三年各种各样的考察,尧觉得舜这个人无论说话办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够建树业绩,于是决定将帝位禅让于舜。
尧之后,整个人族的身体素质已经退到了谷底,寿命也变成了百岁左右。
舜帝重德行,原本派鲧他去治水,结果却发现了鲧盗取息壤,十分震怒,直接斩掉了他的头颅。
鲧当年治水,原本就不见其效,又德行不佳,难以重任,不堪重用。
洪水来的毫无征兆,人族大片良田被淹没,无数百姓无家可归,这也让治水变成了头等大事。
舜已经很老了,这样的情况已经容不得他多考虑了,就在这时,大禹进入了他的视线。
大禹身躯健壮,眼神锐利,并且十分聪慧,在当地有很高的名气。
他吸取了父亲堵的教训,改为以疏为主,不出三年就治好了当地水患。
舜随后将大禹派了出去,让他治理全天下的水患,大禹治水,效仿黄帝,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成功。
他通过疏导洪水。开山凿渠,将洪水分流,使他们变得柔顺起来。
也方便人族的生活,生产灌溉更为方便,水乃生命之源,全天下的人都感谢他的功劳。
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而这也让大禹积累了崇高的声望,舜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他。
且根据地方特点,将全天下分成了九洲。
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
大禹在位期间,将天下治理的越来越好,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集权的现象,公天下慢慢的变成了私天下。
为了避免水患,大禹收集天下的金属,让炼气士们将它们炼成了九鼎,镇压天下水流,永保人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