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植物培育都是以年为单位甚至是以十年乃至于几十年上百年,植物基因学现在更是连萌芽都没有。
这个部门纯粹是因为赵泗一个人而存在。
但是!!!
赵泗知道人为是能够干涉种子培育过程的,脑子里也有那么为数不多的知识,而这个时代,农家尚未被打入下九流,虽然不算是显学,可是弟子也不在少数。
赵泗完完全全可以利用始皇帝对自己的赏赐,给不受待见的农家子弟另开一片天地。
反正这个部门就是赵泗的后花园。
研究的慢,理论实践需要资金需要时间?
不急,有赵泗这个外挂在前面顶着,涉及五谷,只要能够五谷丰登,始皇帝随便打款给五谷园都没有朝臣敢蹦哒出来质疑。
问就是不拨款研发基金给的不够产量就上不去。
这样一来,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的农业培育就可以安心发育了。
最起码在赵泗还活着的时候,不用担心经费不够政策不支持。
一年不够,十年不够。
那七八十年呢?
七八十年有着充足资金外加政策扶持的研究,总能够奠定一些基础了吧?
这样一来,就算赵泗日后归西,大秦的五谷种子也没了着落,大秦也不至于骤然跌落云端。
几十年的时间啊,有着大量资金和政策倾斜,这群农家弟子说不定能弄出来比赵泗金手指更加庞大的成果也说不定。
毕竟,他们不是漫无边际的研究,赵泗具体细节或许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可以指名大方向啊,定点研究可比海里捞针要简单许多。
最关键是,赵泗知道最终的结果。
始皇帝宣布的这件事不算是什么大事,文武百官也都清楚粮种是从哪里来的。
还是那句话,只要赵泗能够保持未来的粮种持续高产,始皇帝往里面打钱没一个臣子敢有异议。
大秦,唯耕战最重!
一整天下来,这件事反而是最没有异议的。
这些是赵泗应得的,也没有人生出来不好的想法想着和赵泗竞争一二,他们又不是赵泗,能够让粮食增产。
群臣皆持赞成态度,确定了赵泗白领两千石俸禄的事实。
始皇帝见群臣没有异议再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