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哲和范晓明两人收到的邮件是一样的。
邮件的内容是SS-防御系统拦截小行星的初步方案。
拦截初步方案提到,要让小行星坠入地球中层大气层后再出手拦截。
及小行星在进入高度一百公里的位置开始拦截。
方案中还提到,要在高度十公里到一百公里的空间内消除小行星对地表的威胁。
范晓明看完,笑着问苏哲,“你怎么看这个初步方案?”
在小行星来到高度一百公里的时候,其速度高达三十公里每秒。
根据预算的轨迹,和地面相撞满打满算也就三秒多点,最多不会超过五秒。
初步方案中,在小行星飞到高度一百公里位置的时候,小行星将会迎来SS-防御系统的第一波打击。
按照给定的打击威力,小行星会解体成大小不一的残骸。
接着就是拦截这些残骸。
按照要求,要在最低十公里的高度上解决所有的有威胁的残骸。
“基本可行!”苏哲点头。
这时候,苏哲点开了SS-防御系统的地面部署图。
发现已经上线的SS-防御系统子系统基地已经达到了一千。
有了这些SS-防御系统子系统基地,对付这颗小行星绰绰有余了。
至于拦截初步方案,他觉得设计方案的人想的很周全了。
现在拦截小行星,或者高轨道拦截小行星,有着很大的风险。
一旦将小行星干碎了,小行星的残骸满空间的乱飞。
这样的结果对太空中的卫星等都是威胁,毕竟这样的结果不确定性太强。
再有,距离越远,SS-防御系统的探测和拦截的难度就越大。
之所以选在高度一百公里到十公里,有着不少好处。
在高度一百公里的位置将小行星干碎,其残骸只有很少的部分重新进入太空,且绝大多数的残骸的着陆点都在塔木戈壁上。
这样,就算拦截失败,其后果都在可预测的范围内。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范晓明微笑说,“本以为SS-防御系统要到很久之后才能大放光彩,我期待的是那两颗要相撞的小行星,没想到来的这么早。”
“这谁能想到!”苏哲感叹着。
“那我们回邮件吧!”范晓明认真的说。
苏哲笑着点头。
两人敲击着键盘回邮件。
周围看的几人面面相觑。
很快!两人回复了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