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君,城外围困着的敌军虽人多势众,但究其根本,不过是一群无根可依的流民罢了,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我愿亲领一军,主动出城与敌人交战,必定打出我军的声威。”
“即便不能冲垮敌阵,令敌人撤兵,也势必让他们心生畏惧,从而放松对城池的围困攻打!”
……
太史慈一上来就请求出兵。
这和孔融的想法背道而驰。
相比于主动出城寻找机会,他还是更愿意选择保守,但安全系数较高的守城之法,即便敌人围困的紧,最起码凭借城墙,还能够坚守一段时间。
因此在沉默了片刻后。
孔融摇头表示拒绝。
“贼寇人多势众,兵力之广可谓海量,而城中不过数千兵马,尚需有人守城,便是予你一军,也不过二三千人,又能济得了什么大事?”
“况且子义虽勇猛无比,但终究人力有时穷,行如此冒险之事,若是一个不慎,恐怕反招致城池速破啊!”
太史慈毕竟不是孔融的将领。
他只是前来帮忙的。
因此孔融不听,不愿意主动出城交战,太史慈也不好多说什么。
而正当二人都有些沉默。
不知该以何法破解危局时。
先前正准备开口回答孔融问题的祢衡,此刻却冷不丁的发出了声音。
……
“主动出城,安危难料,可困守城中,也终究有城破的一日。”
“因此依我之见,当务之急还是求援,若能引来援兵,必能解此危局!”
这是老成持重之策。
孔融不由赞许的点了点头。
但随之浮上心头的,却又是另一个难题,让孔融不由皱着眉头追问道。
“若能求来援兵,自然是皆大欢喜,只是如今北海国周边,又有谁可以引为强援呢?”
说到这里。
孔融突然想起来一事。
赶忙用手指了指北海国以西北的方向,接着向祢衡请教道。
“那刘备刘玄德如何?”
“此人颇有几分仁义心气,当初我还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如今他所担任的平原令一职,也是我上奏表举而来。”
“从平原县到都昌并不远,若是他愿意引数千精兵来此,前后花费不了多少时间,将来可解当下之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