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有些想不通其中的症结所在,并且他现在的心态早已和之前不同了,才不想像以前一样无脑的冲锋陷阵,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而且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才是王道。
“文优,你觉得本帅该如何行事?”董卓突然看向了他席位的左后方,原来这里也摆着一张席位,而此处并未被帐中的灯火照的很明亮,昏暗中的席位上坐着一个身穿儒衫的男子,整个营帐中也只有此人的衣衫最为齐整。
随着董卓的话声,营帐中的所有人都看向了儒衫男子,也就是与贾诩并称三国第一毒士的李儒。
李儒,又名李孝儒,字文优,生卒年不详。司隶左冯翊合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人,东汉末年的博士、弘农郎中令。
其实正史上对李儒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就连李儒是否是董卓的女婿都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鸩杀弘农王及何太后一事,在《三国志》、《后汉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中都有明确提及。
虽然贾诩和李儒同样被称为毒士,但相比较李儒来说,贾诩还差得远那,毕竟老贾属于被动放毒,其毒计多为权谋和自保,反观李儒就更为直接和残暴,只弑君一举就是当时人所难以接受的,更不要说后面火烧洛阳,挖掘皇陵,劫掠百姓等,但要说到深远影响,那还是老贾的反攻长安影响更大,直接导致汉室权威崩溃,天下直接陷入割据混战之中。
“按兵不动,继续等待时机!”李儒不紧不慢的说道。
“可皇甫老儿那边已经几次三番的催促了,真要是朝廷怪罪下来,恐怕那皇甫老儿会拿本帅去顶罪。”董卓继续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恐怕他没有那个机会了,再则将军可以先上书一封给朝廷,将您手中的兵力情况如实汇报上去,当然了这多出来的两万余人,可都是在将军的感召之下,迷途知返的西凉好男儿,当然稳妥起见,将军也只能先安抚军心,以待时机,想来朝廷也能体恤将军的不易,也足以体现将军在西凉的影响力。”李儒继续说道。
“嗯!这个主意不错,不过你说皇甫老儿没有机会了是什么意思?”董卓有些疑惑的问道。
“素闻皇甫嵩,为人刚正不阿,首先将军无需担心他会将您交出去顶罪,其次我听闻这皇甫嵩当初平定黄巾班师回朝时途径邺城时,发现中常侍赵忠在那里置办的住宅逾越了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了,因此得罪了赵忠,至于叔颖将军说的朝廷答应给皇甫嵩的兵马粮饷迟迟未到,想来是因为其出征前,又得罪了张让,那张让向其索要五千万钱,而皇甫嵩根本不予理会。
所以想来皇甫嵩这主帅怕是做不太久了,将军只需继续按兵不动即可。
至于叛军那边,想来将军应该心中有数,当初将军驰骋西凉之时,这些人都还只是乌合之众,虽然号称十万之聚,也恐难成事,而且被北宫伯玉等人要挟的韩遂和边章,想来也并不同心。
与其出兵损耗,不如继续积攒力量,如今朝廷有那帮奸佞之辈当政,昏招频出,这天下恐再难安宁!”李儒慢条斯理的将自己的分析娓娓道来。
以董卓为首的一群武将,让他们上阵厮杀还行,至于分析局势,审时度势的事情,他们可是力所不及,原本对于董卓如此看重这个李儒,以牛辅为首的这帮将领还颇有微词,听完李儒这一顿分析,都连连点头,董卓看李儒的眼神更是光彩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