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瑞君扫了四人一眼:“相信你们说的都是大实话,但不足以抵消你们对我的伤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避免我向你们领导告状,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四人异口同声的问。
“你们四人出资,请我和兆鸿哥咥饭,不过,”康瑞君故意卖了个关子。四人聚精会神听结果,康瑞君:“不过必须在城里最高级的饭店咥一顿。”
“啊,四人同时惊讶:“那得多少钱呀?!”
康瑞君面露凶色:“你们没有选择,如果有选择的话,那就是我去告状,然后你们被停职,孰轻孰重,你们掂量着办。”最后六个字,康瑞君加重了语气。
四人互看了一下,立马哭丧着脸,一致同意了康瑞君的提议。
康氏没有高兴,而是当着四人的面上了床,傻傻的望着陆兆鸿:“该你了。”
陆兆鸿:“啥,该我啥?”
康瑞君一脸娇嗔的怒气:“为什么在医院里?”
一个非常普遍的认知在宁民县各党政领导班子内形成广泛共识,那就是提振经济。然而在现行计划经济体制下又找不到突破口,该怎样践行呢?经过常委会研究决定,摆脱现行条条框框约束,走出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然后照搬到本县,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实施提升本县的经济水平。于是,一个红头文件产生,在各部门挑选一名德高望重,德才兼备,有学识,有见地的人组成参观学术团。陆兆鸿被教育部门选中,柏世卿被水利部门选中。任务重,情况紧急,两人把要交代的事晚上全做了,第二天,随专车就去了山西省太行山。
考察团一行人在太行山腹地一处名叫虎头山的小山村停了下来,当地人称是大寨生产队。这里十分的偏僻,但又十分的特别。深沟里有良田,坡地里连片的水平梯田。这不单是十分养眼的景观,细思起来,绝对有不为外人所知的艰辛与磨难。肯定是长期与自然作斗争,为了生存而创造的人类奇迹。
考察团美美的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在大寨党支部由专人讲解了大寨发生翻天地覆变化的经过。在场的人都摒住了呼吸,认真听讲:“大寨七百多亩地,分成四千七百块,分布在一面坡上……大寨十年九旱……亩产两百斤,人畜用水紧张……一旦发水,全村一片汪洋……五三年大寨响应党的号召,实行农业集体化……陈永贵,郭凤莲带头决心改变落后面貌……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坡上建设重重梯田……靠劳动引水浇地,改变靠山吃饭的状况。”
陆兆鸿认真的听讲,细心的做着笔记,那晚他没有睡好,被大寨人的精神所折服。
第三天是实地考察的阶段,他们在梯田边行走,很多人脱了线袜,赤着脚下到梯田里,试探泥土的深浅。陆兆鸿看到同事们下到水田里,自己也脱了线袜下到水里。泥土不是很深,连水也只不过漫过脚踝骨。
陆兆鸿学着别人的样子,一手提着鞋子,一手拿着线袜,从这头走到那头。再走的过程中感受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上田垄的时候,陆兆鸿的脚外掌被划破出了血,他坐在另一个梯田有清水的地方洗了脚,并穿上了线袜,趿上鞋追上考察团。
在离开大寨前的那天上午,大寨党支部又派人专门讲解了坡地治理的经验和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所有的考察队成员都做了笔录,这是考察的最核心的问题。
考察团随后乘专车去了临县。
第二天,临县县委派专人引领宁民县外派考察团到红旗渠实地考察。在青年洞,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人工天河靠断壁而凿,从大山之中穿过,面前展现的是一幅雄壮绝美的画面,充满无限的诗意。极目远眺,险,奇,秀,尽收眼底,咂嘴之际,唯有惊叹。
在分享经验的座谈会上,临县的讲解人员非常自信,好像红旗渠的建成是临县人民贡献给人类的宝贵经验:“要想战胜自然灾害,就不要靠天吃饭,要想填饱肚皮,那就要创造奇迹。钱往一处花,劲往一处使,人定胜天。要想渠底不渗水,黄白混掺三重灰。要想渠壁牢,水泥均摊少不了……红旗渠带给考察团的视觉冲击远远大于大寨渠田所造成的心灵震撼。在随后的几天里,考察团又深入各个公社实地考察支渠,斗渠和农渠,储水库,水闸,全程了解了红旗渠引漳入林的实际意义。
那个时候,陆兆鸿感觉身体不适,回到临县县委招待所,他没有吃饭,就早早睡下了。睡至半夜,症状开始明显,腹痛,腹泻,全身性皮疹,并伴有咳嗽,气喘和胸痛。
以柏世卿为首的考察团成员迅速组织人力把他送往临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治。不是很大的医院,只有值班室的灯亮着,医生经过一番询问过后,用手象征性的触摸了腹部和听诊了胸部,然后摇摇头:“情况很复杂,多种症状同时出现。”
情况严重,陆兆鸿又被紧急送往安阳市人民医院。经过诊断,初步认定为急性血吸虫病。老医生言简意赅:“考虑到病人下过水田,受过伤的情况,吻合血吸虫病急性发作症状,我们初步诊断为急性日本血吸虫病。”
柏世卿急切的问:“为什么叫日本血吸虫病?这种病好治吗?”
老医生摘掉眼镜:“这种病的症状,在东亚三国流行,首先被日本的传染病专家发现病原体,所以叫日本血吸虫病。这种病有急慢性之分,早期靠虫卵繁殖,释放的毒素致病。晚期毛蚴死亡,纤维组织钙化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钙化是什么意思?”柏世卿继续问道。
老医生不厌其烦的继续解释:“碳酸钙你知道吗?沉积岩你见过吗?其成分就是碳酸钙。疾病长期得不到根治,会留下病灶,人体组织会把它包围,久而久之形成石灰状的结缔组织,这就是钙化。”
陆兆鸿被移入高干病房,接受打虫与对症治疗。由于是宁民县考察团派出的精干力量,考察团走了,留下陆兆鸿由专人护理。一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宁民县又派专车把他从安阳接到宁民县人民医院。
院长做了重要指示,一定全力做好陆兆鸿同志的康复工作。院方派出了精干力量,有呼吸科的马开伟,消化科的倪云山,神经科的邵舍之和外科的魏子光。四人成立一个小组,专门对陆兆鸿的身体作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监控。
在同事间的交往中,四人对陆兆鸿产生了敬意,因为他是母猪原上的英雄,他们引以为豪。是陆兆鸿答应与他们做朋友,在交往过程中,陆兆鸿告诉四人,自己拥有母猪原上最漂亮的妻子,不过,还未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