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盛景,佛国中也不过如此了!
敢问,朝廷治下,可能做到?”
“不能!”赵桓道:“此等行为,需要大量财力物力,中国人口众多,贫穷之地甚多,如何能够处处成这理想之地?
且,你之百姓谓为一家,固然有百姓之热情,更多的依赖于律法约束,待官服财力不济,不能及时给予补偿,想来不会再有此等景象。”
邓元觉所说的,乃是明教境内一条律法,即“凡流落在外者,当给救济,耗费由官府补偿……”
不得不说,方亳的确是个理想主义者。
只是,百姓愿意接纳陌生人,提供食宿,一则有官府补助,二则慑于律法的惩罚,二者一旦去其一,百姓肯定不愿意再如此做。
不过,赵桓也不打算同几人多说。
“朕问你们,可愿投降?”
“宁死不降!”庞万春昂头说道。
邓元觉、庞秋霞二人虽未说话,表情却做出了选择。
“呵,宁死不降?”赵桓冷笑一声,挥手道:“既如此,成全他们,就地处决!”
“陛下……”梁红玉道:“他们都是豪杰,如何不给一个机会?”
“不错,他们都是豪杰,不能抗击外敌而死,却亡于内战,着实令人痛惜!然而……”
赵桓话题一转,继续道:“不能为我所用便罢了,反倒是祸乱天下,如何能留?”
“可是……”
“没有可是!”
梁红玉念在曾经相识一场的份上,还要求情,却被赵桓粗暴地打断了。
赵桓指着并排躺着的尸体,道:“看看他们,投身军旅,本该浴血边疆,抗击外辱,建立无上功业,却毫无意义地阵亡此处,却是应该?”
“臣妾孟浪了。”梁红玉垂首道。
“狗皇帝!”
“狗胆包天,安敢出言不逊!”
呼喝中,马隆一刀鞘砸在庞万春脸上,把他的后续给砸了回去。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让他说。”赵桓道。
“呸~”庞万春吐出一口血沫,叫道:“妄你口称仁义,却连个女子都不放过,简直虚伪至极!”
“好拙劣的激将法!”赵桓冷笑道:“真宗景德元年,辽军深入边境,直至定州,沿途屠村灭镇不计其数,死难者数以十万计,破家着不计其数,彼时,契丹人可有分男女老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