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杨时决定暂且不找理由,先弄清楚其中道理再说。
赵桓道:“原因有二。
其一,江南贼子策略高明,不抢掠百姓,只抢掠土豪士绅,行那均分土地之事,又喊出了免除税赋之口号。
因此,百姓死心塌地,反抗剧烈。”
“陛下,均分土地事情,中枢已经应刘韐所请,予以承认,并不足虑。
至于免除税赋,待到明年贼人财用不足,要么抢掠百姓,要么开始征税,其口号不攻自破,百姓自然会有怨言。”罗从彦道。
均分土地,中枢确实已经通过了追认。
这当然让那些地主很不爽,却无关紧要。
相对于苏杭千万百姓,几千数万地主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难搞的是免除税收的口号。
明教口号:“追随明王,永不纳粮,进入明教,永无役徭。”
田税徭役,一直是压在农民头上的两座大山。
到了本朝,徭役已经转化成货币形式的税收,也是朝廷收入的大头之一,百姓的负担也是相当沉重。
不止如此,除了商税外,明教把所有税收一并免除。
如此,百姓当然拼了命的支持明教。
只是如同罗从彦所言,待打大户的收入用完,明教自然难以为继。
到时候,要么抢掠,要么重新收税,不可能有第三条路。
商税?
道路不通,商旅绝迹,哪来的商税?
“话虽如此,岂能等到明年?”赵桓问道。
众人无言。
拖延到明年,中枢消耗太大,地方也会破坏的严重,不划算。
“敢问陛下,第二个原因。”杨时道。
赵桓起身,踱步走了两圈,道:“自从太宗后,历代先帝勇武日渐衰弱。
真宗时,契丹人南下,几乎兵临开封城下,真宗惊惧不敢应对,幸得寇准等人力挽狂澜,扶真宗亲征,方得国朝无恙。
自此以后,再无皇帝亲征,便是兵事也不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