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天日,空气浑浊不说,里面只胡乱地铺了茅草。
被子破破烂烂,里面的丝絮都是黑的,不时可见臭虫爬来钻去。
顾林神情呆滞,蜷缩在墙角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顾林。”赵桓喝道。
恍若未觉。
“直娘贼,给脸不要脸的东西,居然视东宫于无物?”
骂骂咧咧中,随行的节级打开牢门进到里面,一鞭子抽了过去。
叭~
一条血印出现在脸上,顾林也回过神来。
“妖孽,妖孽~”
怒骂中,顾林挣扎起来,作势就要扑过来。
“滚回去!”展天神一脚飞踹,把顾林打了回去。
“陛下糊涂啊,此妖孽不除,国朝必亡!”顾林痛哭流涕。
赵桓冷笑,问道:“顾林,你构陷本宫为妖孽,可有依据?”
“要什么依据?要什么依据?”顾林吼道:“东南四州,士大夫尽殁你手,还不够么?
只恨朝堂衮衮诸公,尽皆鼠目寸光,不见你对士大夫的毒辣。
待你登基,天下士大夫,又能剩几个?
到那时,赵氏与士大夫共天下,怕是也只是一句空话了。”
赵桓无言。
万万没想到,顾林和东宫拼命,居然是这个理由。
可笑么?
当然是可笑至极的。
所谓赵氏与士大夫共天下,乃是有根据的。
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说:“历观秦、汉以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
其根由,在于宋太祖于建隆三年立下的戒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历朝历代的皇帝很好地遵循了这一规矩,至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文人被朝廷所杀。
也因此,士大夫言论十分自由,才有文彦博与王安石辩论时脱口而出的“皇帝应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这对文人,当然是极好的。
对皇帝,则是极大的制约。
神宗朝时,宋军与西夏人作战,因粮草运输不及时而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