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凭郭将军吩咐,但有可用之处少雄定然竭尽全力。”
吴少雄的表态只能说中规中矩,但好在好这姿态表明了吴少雄顺从的态度,一切并没有朝着郭戎所担心的方向发展。
而且吴少雄既然已经表态服从安排,郭戎也不再啰嗦,确定了吴少雄性命无忧之后,果断把吴少雄从临时的野战医院送到了节度使的府衙。
按照原本的计划,拿下蔡州城之后,郭戎将继续带领主力向东南方向进军,准备继续以偷袭的行事,将剩下的光州、申州这两座淮西军核心地带的州城拿下。
然而,现在,有了吴少雄的存在,可以名正言顺的掌控三州,那么白白浪费时间去偷袭显然就失去了价值。
直接以吴少雄的名义,向淮西治下蔡州、光州、申州所属的各州、县发布命令。
命令的内容只有一个,要求蔡州、光州、申州所属的各州、县加强守卫,严防奸细。
这样一条看似中规中矩的命令,在临战的时候却显得系数平常,同时也解释了已经被长缨军夜袭的蔡州城开始封闭的原因。
暂时稳定了淮西的局势之后,郭戎将夜袭的时候重伤不适宜转移的士卒留在城蔡州,同时在蔡州城留下的一千人负责守卫蔡州的安全,顺便等待后续的兵马接管蔡州的防务。
郭戎则亲率剩下的近七千兵马从蔡州城出发,直奔淮西军和宣武军大张旗鼓对峙的地域。
至于吴少雄,考虑到他的伤势,郭戎原来考虑把他留在蔡州养伤。
在询问了随军的军医的意见之后,郭戎直接让长缨军的工兵们仿照着曾今太上皇的那一架马车直接新打造了一辆。
对于这活计,长缨军的工匠们表示轻车熟路,半个晚上的时间都没用,一架崭新的豪华马车崭新出炉。
然后,借助马车,郭戎直接半残状态的吴少雄带在了身边。
一来,虽然吴少雄受伤不轻,但是却不危及生命,而且从吴少雄帮助自己给淮西治下各州、县发布公函时候的表现看,吴少雄的精神状态相当不错,思维能力也不受影响。
而郭戎率领两个团绕道南线,提前出击,属于临时决定,身边一个文官都没带,让郭戎非常难受。
而吴少雄恰好是一个全能型人才,又是郭戎很希望拿下的潜在幕僚,完全可以充当一下自己的幕僚。
至于第二点,则是因为吴少雄的身份。
吴少雄毕竟在淮西十余年,根基太深厚了,如果吴少雄真的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仅仅靠自己留下的一个营的长缨军未必就能镇得住场面,一旦出现了意外,那么受到夹击,腹背受敌的就从吴少项变成了自己。
有了这马车,直接带在身边,由有自己亲自监视就好多了,就算他想干点儿什么,恐怕也没有足够的机会。
………………………………………………………………
从韩弘根据郭戎的要求开始调集宣武军南下开始,宣武军和淮西军就开始了武装对峙,而且随着时间和局势的演变逐渐加码。
当郭戎率部从蔡州出发的时候,宣武军治下的颍州,淮西军治下的蔡州、光州一线对峙的地方,淮西军已经集结了超过六万人马,而宣武军则也集结了四万人往上。
在这弹丸之地,整整十万大军集中,更为不妙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双方均寸土不让,使得局势在一步步恶化。
相比较明白实际情况,更加游刃有余的韩弘,面对宣武军咄咄逼人的态势,吴少项已经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前面。
饶是如此,吴少项依旧一每天一封的向他所认为坐镇蔡州的吴少雄要求粮草、兵员和装备的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