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伴随着牧序诵读到‘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时
许多人此时已经朝着苏长安拱手作揖。
并且越来越多人如此。
而且每一人皆是一脸匪夷所思,只因这文章听到这儿,已经达到了随便一句,皆可为名句程度!
而当牧序诵读到那‘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时候。
秋水安转身朝着苏长安深深作揖一拜。
秋水安从不觉得自己文采如何,只因他觉得,读书的人,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然后那些个文字在这些人笔下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而各有千秋。
他秋水安能到诗词榜第一,总不过就是正好他笔下文字被人们所喜欢,所以才得了那名声。
所以在他心中,文字没有什么高低一说。
可有时候,有些人读书所看到的世界,异于常人。
当秋水安看到皇后娘娘那‘云想衣裳花想容’时候,看到那句‘明月几时有’时候,看到那‘灯火阑珊’时候。
他就知道,皇后娘娘读书读到的世界,肯定十分精彩,否则断然不会写出如此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
于是他曾经一度去共情皇后娘娘读书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毕竟能写出如此脱俗文字,该多精彩啊。
但终究无法想到。
而当下。
秋水安看着这位也是十分绝美的女子,秋水安心中所想便是,这位姑娘所看到的世界,是否跟皇后娘娘看到的一样精彩,否则这些辞藻如何出现的。
一个接一个。
那些个刚刚在女孩跟小光头口中说的一个比一个厉害的读书人,此时此刻,伴随着牧序诵读却是一个个朝着苏长安拱手作揖,脸上更一览无遗的钦佩之色。
尤其是连【文君子】都朝着这位姐姐行礼。
真的是简直了!
这让三小只一个个看傻了眼。
三小只虽然读书很顽劣,但却知晓回礼一说。
虽然不是跟他们行礼,但他们就在这个方向呀,所以三小只就努力回礼。
可是回啊回的,回的人太多了,愣是乱了!
所以女孩索性不回了。
小光头也是如此。
也就那小胖子努力作揖鞠躬,最后还是夏凤翔拦住了,示意不用这样,小胖子这才停了下来,不然小胖子非要全部回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