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婆子老脸一红,“嘿嘿嘿·····被夸的怪不好意思的。”
她是谁啊,最贴心的婆婆。
当即大手一挥,儿行千里母担忧,不送你们到村口,娘着心里不放心啊。
浩浩荡荡的四辆马车,加上云家二老以及丫鬟小厮们,从村里经过时,都会问上一句。
“大早上这是去干嘛呀?”
“还带这么多东西?又要离家了?”
村里都是敞开着院门,听见动静的乡亲们,也都出来站在门口张望着。
这正是冯婆子想要的,笑着同村里人寒暄。
“哪能啊,刚回村要待上些时日的。”
这不,两个儿媳多年未回娘家,把我这个做婆婆照顾的那叫一个周到。
为了感谢亲家养出这么好的孩子,便多上两样礼回来,这是送老大家和老二家回去住上几日。
此言一出,站在门口凑热闹的小媳妇儿们,羡慕的红了眼睛。
笑着道,“云老夫人,这哪里是几样礼,车上都塞不下去。”
这几年什么好东西没有见过啊,那两人高的珊瑚,颜色红彤彤的,在太阳光下都发艳,价值连城。
现如今也是开了眼界的人,两个儿媳塞的东西,自己心里清楚。
不过是吃穿用,最贵的便是给自己娘的金簪子,买时也是过了她的眼。
这点东西,她还真不放在眼里。
也不在意村里小媳妇说话时,酸酸的语气,笑的一脸大气。
“不多不多,才这么点东西。”
要不是两个儿媳妇孝顺,死活拦着不让往车上放了,东西还要再多些呢。
吴氏和刘氏两人,从出门时,便一左一右跟在她身边,听着婆母的话,心中清楚这是给她们撑腰呢。
村里人在羡慕,也无话可说。
秀水村娶妻时是很慎重的,要村里长辈过上几眼的,有些事情千防万防还是会出纰漏的。
把人送到村口大树下,冯婆子便催着他们赶紧上了马车,叮嘱两个儿子。
去你们岳父家,有点眼力劲。
那些力气活,担水的之类,要提前做了,多住上几日别着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