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家生活,每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都可能关系到身家性命。
老爷子看似宠着东宫,其实也是在处处防备。
老爷子是造反出身,对于这方面是格外的敏感。
朱瞻圭外出掌握军队,内部方面老爷子就不会让朱胖胖掌握国政。
这样就是在提醒朱瞻圭,你的后勤和全家老小都在我手里抓的,想做某些事情的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
现在别看东宫手下掌握了不少军队,可任免权还是在老爷子的手中。
一旦老爷子不满了,想要换掉一些将领,只是一句话的事。
“唉,一家人800个心眼子,这日子过得提心吊胆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张氏叹了口气,低头继续缝着手中的衣服。
朱胖胖也不再多言,拿起书本继续看了起来。
不过他看的不是什么圣人典籍,而是最普通的蒙学教育。
他已经打算好了,孙子的蒙学由他亲自教育。
儿子没教育好,孙子可不能再出问题。
永乐13年6月。
皇上下旨,将汉王朱高煦封地改青州,并且严令即日就藩,不得有误,违令者严惩。
同时撤销其三千营指挥使一职务,由武安侯郑亨接替。
赵王朱高燧,同样也被下令立刻前往封地就藩,解除了北镇府司的职务。
两位王爷突然被赶出京师,很多人都莫名其妙。
以前两位王爷皇帝也催促过,但两人都说封地太远不愿意去,皇上也没有说什么,就任他们留在京师。
可这回不知道为何。
皇上的语气格外的严厉,完全是一副,你们不去就等着受处罚的样子。
而更让人惊奇的是。
两位王爷收到了圣旨,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抱怨,反而老老实实的让家人收拾家当,准备前往封地。
一向脾气暴躁的汉王,仿佛一下子换了个人一样。
对于老爷子让他去就藩,剥夺他三千营指挥使的事,根本就不敢表达任何不满。
收到圣旨以后,直接老老实实的交了指挥权,一句抱怨都没有。
虽然很多人对此都非常好奇,但皇家的事他们也不敢打听,只能在下面私下里揣测。
永乐13年,6月中。
随着夏季到来,海面上狂风大浪的日子也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