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济格首先说道:“听闻陛下有意征伐倭国,奴才麾下的皇协军早就枕戈待旦了,就等着陛下的召唤!”
阿济格发声后,蒙古人同叶赫部也纷纷表示:“族中的勇士愿意听从‘天命可汗’的差遣,踏平倭岛!”
对于这个结果李献忠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他们也不是头一回组队打秋风了,彼此之间的信任还是有的!
不过这次的对手属实有些难缠。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倭岛,拥有1500万人口,40万以上的武士集团。
由于华夏采取精兵路线,故而帝国军队的数量有所减少,整个华夏境内的军队只有60万人。
因此北方地区能够动员起来征伐倭国的陆军也只有十万人,即便是加上水师也不会超过十二万人。
故而李献忠准备使用大量的仆从军。
孔有德在朝鲜地区训练了3万新军,不过这些“棒子”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
虽然这些人如今现在也是华夏的一员了,但毕竟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
这点时间难以改变他们身上的“劣根性”。
这些朝鲜军如果投入正面作战,铁定是1加1小于1,搞不好直接拖累华夏军。
因此他们只能担任后勤运输任务。
论战斗力,肯定还是女真人同蒙古人强一些。
最终阿济格手下的皇协军出兵2万,叶赫左右部出兵1万5千,科尔沁蒙古出兵1万5千。
这五万女真蒙古联军将作为第一梯队,进攻倭国。
考虑到倭寇的铁炮火力强劲,李献忠决定为这些远征军提供一些火器。
并且让他们到朝鲜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训练,使得他们可以熟练使用火器,熟悉倭寇的战法。
为了对付倭国,李献忠更是几乎动用了整个华夏北地的精锐。
熊廷弼从西北抽出了1万边军精锐,李三顺派出了包括辽东铁骑在内的2万辽东守军。
祖大寿派吴三桂率领1万5千山西精锐奔赴朝鲜。
此外还有跟随李献忠南征北战的2万禁军,以及左良玉派出的1万5千山东羽林营。
还有孔有德手下驻守朝鲜的2万华夏军,组成了十万华夏远征军。
这次征倭之战非同小可,李献忠亲自担任主帅,朝鲜总督孔有德担任副帅。
除了十万华夏远征军同五万女真蒙古联军外,还有3万朝鲜军负责后勤,以及辽东水师2万配合作战。
实际投入的兵力高达二十万,是华夏有史以来出兵最多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