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他们的这次投机行为亏到姥姥家了。
华夏在得到了这笔假币后,将其重新融化,铸造出了400万银元。
诚然这是一笔巨款,不过以如今华夏的经济体量,这些钱也就是一年的贷款利息。
由于朝廷控制了粮食,盐,茶这些大宗物资的价格,尽管华夏人的收入增加了,不过物价并没有随之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尽管李献忠利用了这次银元使得货币注水了18%,但是并没有出现相应的通货膨胀。
而且他利用了华夏在贸易出口的优势,强迫西方各国接受了华夏银元。
朝廷虽然从中得利了,但是并没有过多的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
不过眼下最大的问题还是白银。
华夏并不盛产白银,如今在得到了马尼拉同云南后,金和铜的矿产资源得到了大量的补充。
但是白银仍然只能依靠外贸赚取。
尤其是白银铸造成银元本身就可以为华夏朝廷带来18%的利润。
所以大量的白银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要去中北美洲夺取西班牙人的银矿成本实在是有些高,倭国的银山就成为了李献忠的目标。
同“翡翠热”一样,李献忠也先是造势。
倭国盛产大量白银的事情,华夏人其实早就知道。
但具体有多少,没人说的清楚。
如今华夏盛传倭国有无数的银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整个华夏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对倭国的金银有着巨大的兴趣。
不少商人已经嗅到了气息。
继马尼拉的黄金同缅甸的翡翠之后,倭国的银山很可能是朝廷的下一个目标。
乾熙三年三月初八,华夏帝国皇帝李献忠正式传令朝鲜总督孔有德,令其在朝鲜釜山打造大量运输船。
三月二十日,李献忠在辽东开原召见了女真三卫以及科尔沁三部的首领,更是印证了大家的猜测。
同时辽东、山东以及京师直隶,山西各镇的兵马都接到了集结的命令。
尽管朝廷没有正式下诏,不过一场“征倭之战”已经拉开了帷幕!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