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冯铨这次是好心办坏事,把田尔耕给坑惨了。
若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田尔耕当初自己就用这个保命了。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此时他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京师绝非久留之地,不过这次他们没有去天津坐船,而是一路策马直奔山海关而去。
目前天津去辽东的水路已经被朝廷给关注到了,上次魏良卿就是吃了这个亏,被锦衣卫来了个守株待兔。
十多天后田尔耕便来到了开原。
其实对于李如松同辽东铁骑被大明朝廷同蒙古人勾结被做掉已经没有啥争议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过当初万历皇帝留下的线索让朱常洛给烧了,这点还是让李献忠非常不爽。
毕竟穿越过来,他也很想搞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田尔耕作为当时兵部尚书田乐的孙子,应该还是知道一些内幕的。
见到了田尔耕之后,李献忠也不废话,他说道:“田都督,想必你也知道本公为啥要花这么大力气把你弄到这里来,那就请你将知道的事情原原本本说出来吧。”
田尔耕突然跪在地上说道:“小人的祖父有愧于辽东李家,还请辽国公宽恕!”
这个结果李献忠早就预料到了,他说道:“以本公的权势,若是想要追究当年的事情,田都督觉得你能到今天还安然无恙吗?”
“本公答应你不再追究田乐的过失,你起来如实说吧!”
田尔耕擦了下额头上的汗,说道:“当年的宁远伯李成梁将辽东打造成铁板一块,使得朝中上下非常忌惮。”
“不少大臣纷纷上书万历陛下要求削弱李家,不过陛下却无动于衷,尤其是令尊李如松更是身受陛下的器重!”
“万历十一年,令尊34岁就被任命为山西总兵官。大臣们纷纷上奏说李成梁已经手握重兵了,其子李如松不宜在军中担任要职,可最终首辅申时行站了出来,保了令尊,最后此事也不了了之。”
“万历十五年令尊更是调任九边重镇宣府担任总兵。任上直接令尊殴打山西巡抚许守谦,几乎引得所有朝中的文官开始弹劾令尊,但是由于陛下的偏袒,令尊依旧是安然无恙。”
“之后的‘宁夏之乱’同‘朝鲜之役’令尊李如松更是被陛下任命为统帅。陛下对于令尊过于偏爱,使得满朝文武都惶恐不安。”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大明的文官担心李家尾大不掉,而武将们则是嫉妒了辽东李家抢走了所有人立功的机会。最终当时所有的朝中文武都联手对付李家,尤其是当时的另一武将世家麻家。”
“他们先是借着碧蹄馆之战大做文章,将其说成是一场大败,给到陛下压力,将之后的朝鲜主帅换成麻贵,然后麻贵开始处处针对李家的部将,将他们害死。”
“陛下在满朝文武的影响下,最终也转变了态度开始限制李家,并于万历24年派太监高淮入辽东以收税的名义趁机搞乱辽东。”
“不过李家的辽东铁骑仍然是最大的威胁,万历26年在陛下的默许下,朝中制定了联合蒙古人设下埋伏围歼令尊率领的辽东铁骑。”
“祖父田乐作为兵部尚书也配合首辅赵志皋参与这件事情以及此后朝廷对于辽东李家的一系列打击!”
“当时这件事情内阁同兵部以及陛下其实都是知情的,至于谁具体联络的蒙古人祖父并没有提及,我也无从知晓!”
田尔耕的讲述大体上同李献忠猜测的差不多,但是有一点颠覆了李献忠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