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朱标说的很不甘心。
朱元璋做了二十多年皇帝,自己做了二十多年太子,要把这个位置让给兄弟,自己的儿子却顾及不到。
原因,还是当初对常妃和雄英的疏于关照。
在吕妃之父吕本的策划下,导致她们母子俩先后离世,发觉时也太晚了。
朱元璋又怎能不懂儿子的心情呢。
此时此刻,他的苍老眼眸中泪水不断在打转。
“标儿啊,莫要这样想,为父会给你找来全天下最好的医师,肯定能治好你的身子骨!”
朱标苦笑着摇了摇头。
“爹,人总是要死的,找来再多医师都没用,或许这就是命吧。”
“太孙之事上,允熥逐渐展露才能,他很合适,可立储不能光看一个人有没有够不够格。”
“还要看他背后站着的是谁。”
“小昭的野心比老四还大,他不会乖乖做一个温顺臣子的,但我真不想杀他啊,他对大明有大益处,只能采取压制方法。”
“爹,召老四回京吧,让他把一家子都接过来,好好扶持他,磨合他和小昭之间的矛盾,他们俩毕竟没什么真正的深仇大怨。”
“也只有这样,我那几个儿子,才有活路。”
朱标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
让朱元璋立朱棣为太子,日后能够名正言顺的继承大统,在蓝昭的庇佑下,自己这一脉的儿子改封为王,也能够有着一条活路。
这次,朱元璋没有尊重朱标的意见。
在他眼里。
朱标才是亲儿子。
哪怕他死,储君位置都不能落在其他人头上,这也是他自己订立的皇明祖训!
立长立嫡!
古往今来,废长立幼都是取乱之道。
立老四为太子,老二和老三会不会在他登基后起兵造反?一定会!
到时候,他们不会成功,只会被朱棣击败。
继而,秦王和晋王这两脉,也得在大明江山中绝迹。
手心手背都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