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算不上什么大不敬,因为这可以视为郑伯爷为陛下所赐之物感到欣喜若狂受宠若惊为圣眷在身而感激涕零。
年轻官员则小声提醒道:“伯爷,圣旨还有呢。”
“嗯?”
郑伯爷马上跪好。
宣旨太监继续念道:
“着平野伯于五月半前入京觐见,不得有误,钦此!”
什么?
什么。
什么!
郑伯爷眼睛当即瞪得大大的,进京?
老子刚从楚国回来,你现在再让我去京城?
京城有多远,
怎么说吧,
燕京向东,到马蹄山山脉,算是原本燕国和晋国的边境线,那里,算是晋国的最西边,而郑伯爷现在,相当于在晋国的最东边。
先前郑伯爷入楚,走的是蒙山,出来时走的是镇南关沿线,等于是从楚国的西端走到了东端,现在,还得再在晋国来一场东西长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然,如果只是跑的话,郑伯爷倒是能接受,现在的他,骑再久的马都不会觉得大腿生疼了,但进京的危险系数可不低。
自己上次进京,就遇到了靖南侯屠灭满门,这一次呢?
这才回家多久啊,又要折腾?
“平野伯,接旨。”
见郑凡一直在神游,宣旨太监不得不提醒道。
郑凡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幸福和激动的笑容,
“臣接旨,叩谢圣恩!”
宣旨太监将圣旨递交到了郑凡手中,随即脸上就露出了谄媚的笑容,开始主动和郑凡套近乎。
郑伯爷也是会来事的,
先前没出城去接旨,是因为没这个必要了,很显然,这两个传旨的人也并不觉得郑伯爷的做法有什么不对。
肖一波马上安排上了接待工作,郑伯爷按下心头的千头万绪,亲自持樽招待他们。
席间,得知那年轻宦官叫冯观,是魏忠河的干儿子;
而那年轻官员则是礼部的一名员外郎,叫张远山,还是自己的“粉丝”。
吃酒时,张远山不停地追问郑凡过往的战绩,可以看出来,他对战场有着很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