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同志们,静一静,静一静……
你们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但大家不能着急,感情代替不了纪律,也代替不了事实!
孟占山同志毕竟犯过错误,而且是严重错误,我们要慎之又慎!我说……我们先表决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同志同意召回孟占山?”
徐政委的话音刚落,许达,韩山河,鲁大明,杜连长和陆参谋就齐刷刷地举起了手。
陶司令和徐政委也先后举了手。
李昆看了看左右,犹豫了一下,还是缓缓地举起了手。
表决结果毫无意外,大家一致通过。徐政委大声宣布:“好!全体同意!”
陶司令想了想说:“我看是不是这样?今天的会议先到这里,大伙下去把自己的想法总结一下,再由陆参谋收集一下,然后汇总起来,写一个东西交给我们。
我和徐政委审核后会派专人转交给军区,这比直接发个电报要更有说服力。”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陆参谋忽然建议道:“陶司令,咱们是不是把战士们的想法也收集一下,这样能更全面一些。”
陶司令点点头,干脆地回答道:“好!这个建议很好,就这么办!”
“陆参谋,要多写事实,少写套话和过激语言,写完尽快拿来。”徐政委最后叮咛道。
“是!”
……
陆参谋的办事效率奇高,仅仅两天,就集齐了所有材料,并作了汇总。
汇总后的材料,竟然有三十多页,陶司令和徐政委看了直咂舌。
还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桩桩一件件具体事件被汇总以后,一个足智多谋,胆识过人,杀伐果断却又爱兵如子的铁血智将形象已跃然纸上。
陶司令把材料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连声称赞,随即在材料的最后补充道:
军区首长,孟占山是个好同志,他有缺点,但主流是好的。他能在被清理出部队之后依然不忘老部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就是明证。
眼下抗日斗争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的阶段,我们正需要像孟占山这样的同志来带领部队驰骋沙场,所以,我们请求召回孟占山同志。我们相信,只要引导正确,他一定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高度觉悟的革命干部。
请指示。
在材料最后,陶司令签上了自己的大名:陶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