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又赶在城门封闭前,回到了城内。
因为时辰太晚了,王大山也没去卖柴禾,而是直接将柴禾推回了刘家。
刘家人见状,纷纷称赞王大山有能耐。
只出去了这么一阵,就弄回来了这么多柴禾。
刘大婶询问王大山柴禾的卖价。
得知柴禾现在竟然卖到了五文钱两捆,心头瞬间动了心思。
大山这一车柴禾怕得有八捆柴,两捆卖五文,八捆就是二十文呢。
要是全都能卖掉,挣的可不少。
“中午跟晚上,亏了婶子您借柴禾给我家。”
“这捆柴禾,算我们还您的。我给您送厨房去!”王大山说着,从板车上取下来一捆柴禾。
然后,便往刘家厨房的方向走去。
刘大婶一边说他太客气,一边又跟着笑眯眯的让他慢点。
进了刘家厨房,王大山直接将柴禾放到了灶后。
这才准备离开。
谁料,却被刘大婶给叫住了。
“大山啊,听我闺女说,你妹子说的,你现在,柴禾的生意做得不错?”
王大山一愣。
“婶子说笑了。我那,哪儿算什么生意啊?”应道。
“嘿,咋不算了?”
“听说就永安巷那边,找你定柴禾的人家,就不下十家。另外,你每次送柴禾来镇上卖,都卖得老快了!”
“有这事儿吧?”刘大婶笑着瞅向了王大山。
王大山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
“那是因为我跟我爹打的柴少,这才卖得快。”应道。
听到这话,刘大婶眼神便是一亮。
“这意思,要是柴多的话,也能卖掉?”立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