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能人异士特别多。
学校楼下宿管阿姨是精通八国语言的留洋博士。
厨房分菜的阿姨也是精通多国语言的物理学教授。
门卫大叔更是学贯中西的老学究……
考古学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要看很多外国文献,学好语言也是挺重要的。
没事的时候,刘瑶就去跟他们讨教学问。
三年过去了,她现在已经学会了法语、日语、德语等的日常简单沟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工农兵大学这三年,刘瑶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比她上辈子寒窗苦读19年加起来都多。
反正刘瑶是不后悔去读这个书。
等正式恢复高考,大学扩招后,她就不一定能享受这个师资了。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说工农兵大学不行的,说到底是学生自己不行,不是老师不行。
“啥,戏班子?我们哪像戏班子了。”
姚倩无语死了。
“不像吗?我觉得挺像的。”
刘瑶笑。
这几年国内文工团陆续开始到国外演出。
他们唱的基本都是样板戏,穿着跟他们差不多,都是灰扑扑的。
一如国内人对洋人的印象是金发碧眼。
外国人现在对国内的印象也是样板戏里那种形象。
男的带穿军装带军帽,女的两根大辫子上系着红头绳。
“所以,他们是在嘲笑我们土?”
姚倩怒了。
太过分了!
竟然仗着他们听不懂,当面吐槽他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