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有几分凶戾之气。
仿佛真的对青州刺史焦和痛恨不已,看见他就要给他活劈了似的。
…………
曹昂如此反应。
顿时让孔融有些沉默了。
相比于曹昂这位从兖州远道而来的外援而言,他作为青州本地的官员,对个中滋味体会的更深。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焦和这位名义上上司的废物之处,同时作为北海国相,自己也是深受其苦。
可以这么说。
往前推几年时间,把青州刺史换一位,不说换什么特别有能力,特别强悍的人物,只要具有中上之资,都不能够比焦和干得更差。
青州黄巾都不会发展到现在这样,动辄几十万席卷的架势。
所以曹昂最后一番话,其实是说到了孔融的心里,让他认这位青州刺史的话,他也是不怎么认的。
最起码自己不听调,也不听宣。
但想法归想法。
理念是理念。
孔融在沉默了一阵后,终究是声音有些干涩,但态度坚持的说道。
“子脩,焦和再怎么不济,他也终究是朝廷任命的刺史,在名义上对青州的大小事务具有管辖权。”
“若是派兵进驻各郡国,于情于理都要知会他一声,倘若你我随意将其架空,或者在没有朝廷诏命之前,就把他这个刺史给废若无物。”
“那这件事情就于礼不合了,如此行径,岂不就成了私占郡县,裂地一方了吗,实不该为之也!”
孔融作为青州仅存的实权派。
他要是拗着头反对的话。
会对接下来的计划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曹昂必须把他的头给掰正。
……
孔融会对自己加以劝阻。
这个曹昂预料到了。
甚至他用来说服自己的言辞,以及这一套话术,曹昂也同样猜到了。
在从兖州出发来青州之前。
曹昂其实就已经用心收集过,关于孔融的信息情报,再结合自己于史书中所了解到的一些事件。
孔融大致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性格,曹昂已经大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