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正直的可能不会偏袒,只是口头上也要说孩子两句,过过场面,可是孩子心里能好受吗。
而且打回去了,之后的几年就不在这所学校里上学了吗?
所以这种看着对孩子好,实际上一点也不负责任的事情胤祚是不愿意干的——当然也有人说若是孩子心里坚强一点,没朋友刚好就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了。
可是谁知道孩子要不要朋友,要不要老师的关怀,会不会在班级里被忽视呢。
胤祚从来不拿要求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若是可以,谁愿意让自家的孩子非得坚强起来。
就像是现在老是听说那些八旗子弟抱怨,自己明明在家里受宠,但父母母亲却还逼着他们要读书看书,好像非得让他们考个状元回来。
胤祚听了都嗤之以鼻。
那些真的能不用靠自己立起来就可以快快乐乐活一辈子的,他可是没听过有哪一个是真的被逼着日日狠读的——当然,这里也包括他。
没办法,谁让他命好呢,他上面是皇阿玛,是太子二哥,是四哥。
他还真就不用立起来,能识字能看诗就行。
他只要还活着一天,他就能给温宪撑一天的腰,他活不了就四哥撑。
皇阿玛给他撑腰,他给温宪撑腰——起码现在几年过去了,温宪这里可再也没出过刁奴。
甚至胤祚可以说,皇太后对温宪的好,都有他的三分面子存在。
为什么,因为儿子女儿多了就不值钱了啊。
在这个时代,公主本就没有阿哥重要,这不是重男轻女,甚至压根都不用气愤。
这是事实,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康熙甚至都算是天下男人中比较疼女儿的了。
而且如今他后面生的那些儿子都快不值钱了,起码他记得他幼年住在皇阿玛乾清宫的时候,皇阿玛还经常过问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的身体,学业,和旁边奴仆是否有异心的。
你看他现在还过问吗?
就算过问,有小七小八,小九小十,小十一小十二,小十三小十四的份吗?
这么多孩子,光报名字都得报好一会儿,康熙本就日理万机,偶尔能过问一下,都代表着他对哪个孩子比较宠爱了。
就比如最近宫里就在传皇阿玛喜欢他的亲弟弟小十四。
胤祚还以为是怎么了呢,结果一听才知道,皇阿玛回来之后赏给了小十四两个扬州拨浪鼓。
嘿,他小的时候,皇阿玛要是从扬州回来,只给他带两个拨浪鼓,他能把皇阿玛的乾清宫都哭得翻天。
所以从这些宫人口中也能看出来,康熙对于下面的这些阿哥们是越来越不重视了——更别提公主了。
今年他们南巡的时候就出生了一位公主,康熙从南巡回来之后,可是连看都还没去看一眼呢,连名字都也没取。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公主尊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