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相公请问。”
李白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永王殿下,是不是已经准备称帝?”
颜真卿死死盯着李白的眼睛问道。
李白沉默不语。
其实不说,便已经是默认了。
李白也有自己的政治野心。
永王登基,他作为永王的幕僚,也会跟着升官。
最次也能混个礼部尚书吧?
以前他绝对够不到宰相这个位置,现在就不一样了。所以本质上说,李白跟颜真卿没什么私密话好聊的。
他坚决支持李登基!
利益不同,立场就不同,还能说什么呢?
难道在这个静谧的夜晚,顶着瞌睡跟颜真卿聊聊文学与诗歌?
“本相明白了。”
颜真卿看到李白始终不说话,于是点了点头。
他懂了。
“李宝臣野心勃勃,有他在,封锁了黄河,江南与两淮的漕船到不了长安。李某今日在长安大街上看到饥肠辘辘者甚多,颜相公也应该看到了吧?”
李白再次提醒颜真卿,收拾李宝臣的意义何在。
确实,方重勇可以不管李宝臣,但颜真卿却不能不管。朝廷哪怕海路运粮,也必定要走黄河漕运到长安。
河阳三城,是扼住关中咽喉的项圈。
哪怕李要登基称帝,长安这边夺取洛阳,也有着极为迫切的必要性。
若是有汴州精兵配合,两面夹击之下,胜算极大。
不过还有个问题。
洛阳被攻下后,算谁的呢?
会不会有“黄雀在后”之事?
颜真卿一时间也有些犹豫。
“这是方节帅的亲笔信,上面还有永王殿下的印章和签名,请颜相公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