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半都是老师猜中的考题范围,更是让他们举一反三反复练习的题目。
赵暮看着几人兴高采烈、精神奕奕的样子就知道他们考的不错。
但他依旧让每人把自己的答案默写出来,他只有看完他们的答案后,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虽然连考三日已经很累了,但六人对赵暮的要求却没有丝毫的怨言,连忙默写答案。
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想得到赵暮的肯定,更想提前预测自己到底能不能上榜。
三人只用了半日就将自己的答案全部默写出来。
毕竟是自己写过一遍的题,不用重新审题思考,也不用写草稿再誊抄,所以写起来很快。
赵暮将六人的答卷一一看过,只对乞丐书生的答卷有些不满。
其他五人中能不能出一个案首他不敢肯定,但是他能肯定这五人不出意外都能上榜,哪怕是最后一名吊车尾,那也算上榜。
宋有为看着赵暮盯着他的答卷不断皱眉,心里越发紧张了。
“老师,我要名落孙山了吗?”
“怪我不够努力,注定要让林娘子和村民们失望了。”
赵暮安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关系,继续努力,三年之后还有机会。”
“更何况你本就底子薄弱,能写出这样的答卷已经很不错了。”
“况且,也不一定会落榜,且等消息吧。”
一个月转眼而过,在河沟村全体村民的紧张和期盼中,不仅造纸厂和印刷厂建成了,院试的成绩也出来了。
这一日,早早有村民在村口等着,很快就等到了前来放榜的官差。
只见一行官差,铜锣开道、披红挂绿,好不气派。
“来了来了,放榜的观察来了。”
“中了中了,咱村也有秀才了。”
“快快,给官爷带路。”
村民们兴高采烈、喜气洋洋,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考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