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人们连杂耍都不看了,也不听书了,纷纷朝着许清宵一拜。
“我等拜见许侯爷。”
声音响亮,酒楼上不少人都起身了,纷纷探头窗外,望着许清宵。
有男有女,不少女子更是激动连连,唤来朋友,一起来看许清宵。
而有些读书人更是大声喊着:“见过许儒。”
来表示自己的尊重。
“诸位客气了。”
“迎新如意啊,今日没有尊卑,大家莫要如此,继续玩,继续喝。”
许清宵笑了笑,也朝着众人拱手回礼。
如此谦虚的表现,也引得百姓们连连叫好。
一时之间,气氛再一次欢乐起来了。
“许儒,这种节日,您要不要来作一首诗啊?”
“是啊,是啊,许儒,这个时候,您作首诗,来助助彩啊。”
“还别说,许儒,您要是作首诗,今日迎新节,只怕更要热闹了。”
西街上,不少声音响起,有人起了个头,想要许清宵作诗一首,庆祝节日。
随着一些读书人的吆喝,一时之间,不少百姓们也纷纷开口。
喜庆的日子,要是作首诗,自然是更好的。
甚至有人直接送来了笔墨,期盼着许清宵作诗。
听到众人的言语。
许清宵笑了笑,的确欢喜的节日,让人心情愉悦,许清宵的确感受到了众人之喜悦,所以也愿意作诗一首。
“既然如此,本儒就献丑一番。”
许清宵开口。
而后拿起毛笔,在白纸上落字。
一时之间,西街当中,不少才子佳人,或者平民百姓,纷纷将目光看向许清宵。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许清宵缓缓落笔,这首诗倒也没有什么深意,只是庆祝节日之词。
也算是应景之诗了。
只是随着许清宵落笔过后,纸张之中的字,直接跳出,化作一枚枚金字,闪烁在天穹之上。
不是千古名诗,而是一种极其特殊的诗词,不弱于镇国诗,但比不上千古名诗,可因为迎新节的加持,这首诗显得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