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诸侯目前总共还有三万多兵马,其余兵马全部死在震天动地珠的冲击波之下。
这三万多兵马里,有两万兵马是韩馥的,其余十五路诸侯加起来才一万多人。
袁绍有三千部曲都算是好的,除袁术、曹操、孙坚也各有三千兵马外,其余十一路诸侯身边都只剩数百人,要多惨有多惨。
基于这种情况,袁绍就迟疑了。
刘备不急,袁绍不急,一部分心向汉室的诸侯就急了,本来大家起兵反董,就指着刘备号令群雄一同动手,现在盟主刘备不能动弹了,先锋袁绍也不能动弹了,这还了得?
东郡太守桥瑁不断游说各路诸侯,说董卓如何如何作恶,天子是如何如何被欺负,那是天天踮着脚尖等联军发兵进京,救圣驾于水火之中。
然而应者寥寥,只有曹操、孙坚、鲍信等三路诸侯附和,但他们三路加起来才九千多人马。
在连续两次损兵折将后,众诸侯伐董的态度忽然暧昧了起来。
联军内部暗流涌动。
这个时候,曹操挺身站了出来。
“诸位畏首畏尾,止步不前,实非人臣本份,既然诸位都不愿去追,那我曹操去!”
说罢,便要带着六大部将及三千士卒离开,却见鲍信和孙坚也站了出来。
“孟德,我与你同去!”
“我孙坚岂能落于人后?同去,同去!”
三人相视一眼,结伴而出,率万人径直一路向西追来。
……
就在众诸侯都以为驻扎在虎牢关的十万精锐逃不过那惊天动地一击,必死无疑的时候,董卓正命徐荣率五万骑兵于偃洛古道上设伏。
他的五万精锐骑兵并没有死!!
在率领三千骑兵前往刘备大营谈判之前,他已经令五万骑兵向西,撤出了冲击波范围,只留五万步兵驻守在关上。
此役,他只折损了五万步兵。
这五万步兵并不是他的亲信部队,而是原来隶属于朝廷的北军八校兵马。
董卓乐得用这五万非亲信部队去做诱饵,布置出自己“损失惨重”的假象,以便对幸存下来的联军给予最后重重一击。
为了使这个假象更逼真一些,董卓特意等联军士兵杀到虎牢关的时候,才假装不敌,率残军仓惶败退;而后,立即命徐荣率五万精锐在偃洛古道上设下重重埋伏,又命贾诩从旁协助。
董卓自己则带着没有了神力的李儒及众将,返回洛阳坐镇。
现在,就看哪个傻子会追过来送死了。
兵不厌诈,他董卓可是一个有勇有谋,也有计划的统帅!
回到洛阳后,董卓很快得知了联军目前还有二十万兵马的情况(刘备16万兵马+其他诸侯3万多兵马),脸上顿时写满了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