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军护送着那块朱红色的神石,夸街游长安,这正是唐王的意思,与民同乐之意。
清幽的南城,也被这突兀到来的喧嚣声打断了,夸街的神石入了清幽南城。
自国师府前行过,敲锣打鼓的声音,惊扰了刚刚睡醒的颜瑟,走出国师府门的颜瑟,看着那朱红色巨石上的字迹,心中已然是不知该说些什么。
“师兄,陛下将此事闹大了。”
“荧惑守心,火流星坠于长安之东,字曰‘天神将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两千三百年之乾文,真无人识否?”
他们早年间在神殿求学,读过不少典籍,也见识过不少古老的经文,千年的唐国悠悠,可神殿却不止是一千年啊!
两千三百年前的那一场天象,对于陛下而言只是一件笑谈,可对于神殿中的典籍上,却是真实不虚的事情。
神殿有载,乾文历历在目,荧惑守心,乾皇死,而地分!
颜瑟看着朝着太平观,而去的夸街军卒,心中莫名的感觉有些不对劲,他说道:“无力怎样陛下,已经做了此事,那天见到原文之人,本就没有几人。”
“这是桃山上,那位掌教大人的至暗时刻,昊天不眷顾桃山了!”
“可陛下此举,一旦露出了马脚,恐怕便是举世伐唐的开端。”
他的老师是神殿上一任的掌教,对于神殿那些荒唐人的做法,亦是一清二楚。
或许平日里争权夺利、互相的掣肘,但是一旦面对,‘举世伐唐’这一个目标。
神殿上下皆会同心戮力,这是神殿掌教、神官们,最愿意看到的事情了。
李青山神色凝重的说道:“您说的是天谕大神官?”
颜瑟言道:“天谕之玄妙,人世间无人可信,掌教亦是多有不信,可天谕终究还是天谕。”
“那是昊天在人世间,最为虔诚的使者?”
李青山遂问道:“那光明大神官呢?”
颜瑟冷冷一笑,说道:“真要是虔诚,神殿千年前的那位光明大神官,就不会叛逃了,叛逃也就罢了,还带走了明字卷天书。”
“卫光明真要是虔诚,就不会跑下幽阁,重入天启了。”
光明大神官虔诚于光明,裁决大神官虔诚于诛杀异端,唯有天谕大神官,虔诚于昊天。
至于掌教嘛?
只能道一句‘荒唐!’
李青山眼中满是不可思议,“光明大神官,叛教了?”
走到了街道上,准备前去太平观登门造访的颜瑟,连连摆手道:“青山啊!我可什么都没说啊!”
叛教的光明大神官,这话可不兴乱说啊!
街道上,北风呼啸而过,飘飘洒洒的雪花,尚未触碰到那块神石上,就已然是消融得一干二净。
得到了陛下令的羽林军,在太平观的门外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静卧马车上的神石上,那一行乾文,一览无余,有南门观的修行者满目的开怀跟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