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让华夏在非洲当地的名声相对不错。
加上FTT公司方面派出的绝大多数都是本地员工,只有寥寥几个技术和行政方面的负责人是华夏人。
最后再让尼日利亚相关机构负责人看一下啃尼亚的生产基地的对比,整个事情落地还算是比较顺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项目成功投产一年后,产业园的雏形初具规模,容纳的当地员工总数也超过了1万名,给当地也贡献了不菲的税收,这也使得他们最后的一丝担心也随着大西洋的海风飘了开去。
当地的当权者自然是知道FTT公司背后的资本是来自华夏的。
虽然尼日利亚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联邦制,按照法律的规定,从中央到地方有着总统、州长等各级行政官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当地的权力还是集中在大大小小的土王手中。
许多土王和酋长都有自己的管辖地,并且拥有自己的一套法律法规和惩罚条例,而土地和王权更是由其家族承袭,可以说与古代封建领主王侯基本没啥区别。
在土王们的皇宫或城堡里,一般都拥有一个相当完善的统治机构,宰相和大臣一应俱全,负责领地内的财政收入、宗教和民事纠纷及社会治安等问题。
无论是谁竞选总统、州长还是县长,事先都要争取得到各级土王和酋长的支持,因为酋长的意愿,事实上就代表了他所管辖的百姓的意愿。
土王可以在辖区各省份内,册封若干个酋长,负责帮助土王管理一应事务,其辖下的地方行政官员可分为一、二、三级,嗯,大概相当于华夏的区长、乡长和……村儿长。
为了更好的表示尼日利亚对FTT公司的重视,加深两者之间的关系,尼日利亚首都地区部吉瓦地区的土皇(土皇其实也是土王,只是历史比较久,拥有的地区比较重要)表达了想要为FTT公司老板授予“酋长”称号的意愿。
而且,不同于传统的过去给外国人的“荣誉称号”性质的头衔,这次,部吉瓦地区土皇授予的“酋长”,正式的称号是“拜阿姆里”,在当地的意思是“光明使者”。
除了有正式的“封号”,这个酋长,是享有在当地相应的特权的。
当地的行政部门明确批示,“拜阿姆里”可以拥有全权指挥的百人武装卫队,当然,规定是百人,至于你自己聘任多少,就看你自己荷包的承受能力了,反正政府方面只负担百人的工资。
在当地获得终身豁免权。
赐予了1000英亩的封地,是完全彻底的给予,土地的所有权!
朱克江为了这件事情,专门找袁旭面谈了一次。
他知道,作为袁氏集团总裁,袁旭对于尼日利亚方面给予的这些所谓的称号或者是权力可能并不一定太在意,掌控着袁氏集团这么一艘巨轮,对在遥远的非洲大陆眼屎那么大点的封地,即便是可以无所顾忌的作威作福,说破天去也就是个村长。
况且,现如今即便是在国内,袁旭身上的限制也没有多少了吧?
但是,对于集团在非洲的业务开展,这是个大大的利好消息,甚至可以说是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由于非洲大陆在过去是被欧洲殖民者直接拿铅笔在地图上直接竖竖横横的画了一下就进行了瓜分,直接从封建或者是半封建时期进入到了殖民时代。
而且欧洲大陆的国家,相互之间也都是亲戚或者是连襟又或者是亲家,关系之复杂,可以编一出上百集的狗血伦理剧来。
这也使得非洲国家之间,特别是在传统制度认同方面,有一种奇特的认同感。
就拿这个“酋长”的封号来说,尼日利亚本身是一个现代国家体制的联邦制的国家,但是实际上内部大大小小的土王掌控着这个国家大多数的权力。
上文说到的,要册封“酋长”封号的,就是尼日利亚首都地区的大土王,其实可以直接称之为土皇了。
而这个“酋长”的身份,在非洲大陆的其它国家,只要是还有部落酋长存在的国家,相互之间都是认可的。
也就是说,只要FTT公司拿到了这个封号,以后,FTT公司就不再是一家普通的手机制造商了,而是成了有当地贵族成份的手机制造商,同时,对目前限于停滞的通信公司的业务扩张也是个极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