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2月份,华夏春节刚过,高筒就给老袁家送来了一份迟到的“春节大礼”。
要求天工科技支付2011年专利费300亿元人民币,并及时签署高筒制定的专利使用协议。
这两个要求,袁旭一个都不想答应。
去年全年的专利费用,如果按照通行的标准,大约需要支付25亿左右,但是高筒上来就狮子大张口,张嘴就是300亿。
用袁旭的原话说就是,也不怕被钱压死。
袁旭宁可用300亿请个律师团!
至于高筒制定的专利使用协议,先不说里面的专利费用收取标准过高的问题。
单就里面有一条,“反向授权”条款,袁旭就觉得高筒是在想桃子呢。
所谓“反向授权”,也就是一家手机厂商买了高筒的专利,就必须将自己申请的专利开放给高通在专利上的合作伙伴。
这意味着,即使没有核心专利的厂商,也可以通过购买高筒这个“保护伞”的专利,来获得其他手机厂商的专利使用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果天工科技签了,就意味着自己的全部专利免费向所有的厂商进行开放。
眼下的天工科技,拥有琴岛和西京两大研发中心,其中琴岛研发中心有5万名工程师,西京研发中心则有2万余名,不仅在3G技术上奋起直追,在已经开始试验的4G技术上,天工科技目前已申请专利9227件,专利家族已达2000余个,专利份额占比15%,目前排名首位。
而高筒的专利份额占比为14%,排名第二,第三名的是InterDigitalP和InterDigitalT,持有的专利数量占比分别为13%和10%。
而且,随着4G研究进入冲刺阶段,在天工科技不计成本的投入之下,其所持有的专利仍然在不断的增加。
现在,高筒就想凭借着已经落后的技术,不仅张口要钱,还要让天工的专利成为不设防的技术?!那我们费劲巴力的申请专利做什么?
“王总,你负责组织人手,前往米国,聘请当地最优秀的专利律师,组建律师团,不计成本,跟高筒把这个专利官司打下去。”
“另外,跟研发中心的倪总对接一下,整理一下我们在3G方面的专利以及现在已经在欧米商用的部分4G专利,新组建一个律师团队,同时在米国和华夏以及欧洲对高筒发起专利诉讼。”
“半年内我们不接受和解,半年后我们看进展情况再讨论。”
天工科技法务部的负责人王鹏,原先是沪上一家知识产权事务所的发起人,拥有十多年米国专利律师从业经验,因为歧视和职业天花板,决定回国发展。
只是国内的知识产权环境,在五六年前,委实不怎么样。
王鹏奋斗了两年,勉强混个肚儿圆,末了连在沪上买车买房的钱都存不下。
五年前天工科技成立后,袁旭就对专利的申请非常重视,经过考察,高薪将王鹏挖了过来,组建了天工科技的法务部。
几年时间下来,王鹏也用自己的工作成绩证明了袁旭的眼光。
“袁总,您的意思是,要拖着高筒那边?”
王鹏第一时间get到了老板的想法,并加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