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淮判断了一下,道:“看到人了!大约12米高度!”
后面的战士立马跟了上来。
说实话,大家下意识想叫直升机。
但,直升机在湖北。
泰山连索道修建,重达五吨的设备,都是挑山工一点点运上来的。
“t型救援吧?”
靠方淮比较近的20号,指了指斜对面的一条支道,那边,往上走两步,横穿就能过去,而且两边有树木,刚好做锚点。
方淮的全能,大家有目共睹,他站在旁边,大家都只有提意见的份。
方淮却感觉有点麻烦,两边高度落差还是有一些,于是转头问了一声孙队长。
“孙队,这种情况,你们一般怎么处理?”
人家毕竟是土地爷,说不定有奇招。
孙队过来,抱着手看了看,却很自然地指着侧面的高处道:“从那里设锚点下吧,能利用相对平滑的一面山石,把人拽上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说的,明显就是普通的绳降。
人力拉绳保护。
此刻,后面的胡培洲也上来看了看,道:
“t型救援吧,落差高点就高点,总归安全一些。”
方淮点点头:“这边作为b端,2号,3号负责,上面作a端,11号,20号负责,牵引系统做在那边!”
说着,又够头,细看了看下面的人,是个挺胖的老头,又道。
“下面的人可能接近200斤,一会拉人,上面受力较大,a端的所有的锚点,利用兔耳结做成双锚点系统分力!”
这一下,不止孙队,自己队的都有点听懵了。
双锚点系统?
方淮也没等他们问,卸下背包,拿出一条安全绳,打了个兔耳结,拉住两个圈,拿给他们看。
“绳索对折,双八字结,不拉紧,上端反穿回来,绳圈套过去,拉紧!
这就是个双套!两个锚点夹角小于30度,用d型锁扣上边儿!均匀受力,懂了吧?相当于每条绳,多了一个双绳保护系统!锚点能分力!一边要是断了,还有一头!”
大家一看,有些明白了。
20号笑道:“长得挺像上吊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