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张老板的金字招牌很靠得住,财神爷本爷,谁还能不服?
“……还有像崇州的床上用品,我们做总批发呢,肯定是做不过崇州本地的,他们还搞家纺城,那就更没办法争了。所以就打个差异化,也算是错位竞争,搞个总批发,毕竟像淮西省、江右省,直接跑去崇州下订单的,那肯定是大客户,我们只要保障好本地小客户的经营环境,总量也是可以展望一下的嘛……”
单独一个工业品拿出来讲肯定是没意义的,大概意思到位即可,朱跃进画饼也不是乱画的,发展路线很清晰,定位也没有混乱,至于说发展过程会不会遇到什么困难,那就是调控上的事情,该调整调整,该改正改正。
朱跃进拿出的保就业创效益的章程,就是短期内“招小商,引小资”,长期则是打造区域特色商业。
不追求全国性的大市场,牢牢抓住本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不愿意深耕的县乡甚至农村商品市场,以批发市场为平台,带动一般消费市场。
“现在省内发展说是进入了快车道,我想同志们应该是没有意见的。但是广陵市的发展,能不能加入到快车道,务实一点讲,我是没有太大把握。这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区位上的客观现状,再有就是跟省内其他城市,尤其是姑苏、建康、梁溪、毗陵相比,不管是从自然资源还是说区位优势,都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至于说宏观上的政策问题,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我想短期内,应该不太可能落户在广陵,即便有,也定然是跟重化工或者直接一点,跟石化相关的沿江重资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我觉得呢,还是要自力更生,从内部深挖潜力。顺带呢,要是能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那就再好不过。城西‘烂尾楼’是个老大难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还有早些年化肥厂的拆迁补偿问题,还有就是银行方面的问题,更有大量三角债在其中,要清理得干干净净,需要时间,也需要资金。事情不能说麻烦就不做,可以分期做,分批做,一点一点来做,先给一线的老百姓看到希望,几万块十几万虽少,但那也是钱……”
“……根据现有的数据,还有‘沙城食品’的市场调查报告,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市场确实存在,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开发出来,有没有这个决心,有没有这个能力。我想,我们广陵市政府,能力肯定是不欠缺的吧……”
整个会议朱跃进几乎把控了走向,代市长虽然不快,可这些工作做好了,那可不是白做的。
中央对地方舒缓中央财政是有奖励和补偿规定的,比如扶贫方面,能够在现有条件下增加财政收入,能够有效的增加税收,两江省本身就有奖励,全年差不多也有好几亿的奖励,一个乡镇拿个几百万,基本就能解决几座桥的事情了。
班子会议主要是统一意见,然后算一算家底,算一算账。
“……照之前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的管理措施,预计增加的财政支出,主要是新增管理部门的人员开支,其余水电土建等等支出,可以分步分批进行,比如说主题大楼一层,可以划分不同的商品区,小五金商品区,就可以晚一点改造装修,鞋服等等纺织品,就可以早一点……”
“这样总的来说,一个季度内的支出,应该还是可控的。同时还能开发相关产业,比如说旅馆、饭店等等,沿路的围墙可以拆了,做成临街商铺。这一份商业地产开发,可以交由市属公司执行,每年租金公示,也可以竞拍,当然竞拍这种事情,还只是展望一下,但出租的话,还是相当可观的……”
要说优势,广陵市的优势不多,但正如朱跃进说的那样,就是打个差异化。
跟省内发达工业城市相比,广陵市的优势是什么?
肯定不是区位优势还有招商引资的底蕴,而是去做姑苏、梁溪不愿意浪费时间的行业,这种事情有手就行,但关键是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基层政府是有手但不愿意做。
毕竟“招商引资”这种事情,跨国企业落户说出去也要好听得多,你招个外资和内资,都要分个高低贵贱,毕竟要讲格局嘛。
放在老百姓眼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你不做,你不过是“眼高手低”,没有什么格局格调上的东西。
不做就是不想,不做就是不愿意。
朱跃进在错位竞争上,说对内深挖潜力,意思也很直接,就是市里面要明确当作一个产业来做,而不是一阵风,更不是搞运动。
这也是为什么要专门弄个管理部门出来,放在市政府直属还是说下放到区政府,这个可以再探讨,但肯定要有能管敢管的人出来做事。
做到了,那么这件事情从广陵市内部而言,就算是成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就是产业定位问题。
正常有野心的官僚,都想着做大做强,做成全国第几大或者带一点国际化,但朱跃进这次内部“坑蒙拐骗”,是一个表态行为,他要拉上张浩南来壮胆,所以会议上务虚的部门就是走组织团结,务实的部门,就相当的保守。
简而言之就是关起门来是一家人,没必要吹牛逼。
广陵跟省内城市错位竞争之后,就要考虑外部竞争,跟淮西省、江右省的优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