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阁就是定亲王的,你说他有没有钱?先帝打仗的粮草有十分之一是定亲王捐的,打仗的士兵冬天没被冻死,也要感谢定亲王捐的棉衣。”
建安侯挠了挠头,这事他还真不知道,“我咋没听说过?”
“他老人家低调,也不为这点名声。”
礼部尚书喝了口茶润润喉,接着说道:“定亲王待人随和,但是杀伐果断。他出钱建慈善院时,有好几个官员胆大包天,朝这笔钱伸手。据亲眼所见的人说,当时刑场的地都染红了。等慈善院扩张后,定亲王他老人家又喜欢到处游玩,时不时的明察暗访一下,杀了一批又一批的贪官污吏,梁景帝时期没人敢朝慈善院伸手。”
“后来,梁明帝上位,有些投机取巧之辈,擅自作主想将琉璃阁献给梁明帝。结果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大家这才知道琉璃阁定亲王只占了两成,剩下的都是皇帝的小金库。”
“那几个投机取巧之辈下场如何?”
“他们的下场,按理说也罪不至死,顶多贬官。可是定亲王拿出了他们贪污的罪证,只能去刑场走一回了。”
“这些都不算什么,梁景帝时期,定亲王对盐政下手,那才是真正的腥风血雨。他召集了手下的工匠发明了晒盐法,为了方便晒盐,还发明了水泥。现在这道路平整,还有百姓都吃得起的细盐都是他老人家的功劳。”
“为了打下这盐价,那可是人头滚滚。就说当时那些盐商在暗地里花钱买定亲王的命是一回事,还有朝堂上那些盐商的靠山利益受损,也想让定亲王安静点。可是不管是暗杀,还是其他的手段,统统没用。事成定局后,那些人倒想求和,可惜想的美,定亲王不乐意,一个个的砍头抄家流放。”
“听说当时抄家得到的金银财宝堆积成山,国库一下子就丰盈了。梁景帝后期还有梁明帝前期,那些利国利民的政策,全靠这些钱才能推广,那些人也算是为梁国做了一点贡献。”
盐商和背后的靠山:……
为梁国做贡献吗?拼命的那种。
礼部尚书刚想接着跟建安侯讲元熙其他的事迹,那个下人就走了进来。
“见过几位大人,王爷请几位到花园一叙。”
几人整理了一下衣裳,跟在下人身后,朝着王府后花园走去。
来到湖边的凉亭外,建安侯看见了坐在轮椅上的定亲王,发须皆白,但精神面貌不错瞧着比他爹好多了,要是不说,根本看不出来这是一个百岁老人。
建安侯觉得自己有必要讨教一下定亲王的养生之道,跟爹分享一下。
“微臣末将见过定亲王。”
“不必多礼。”
元熙看着建安侯觉得他有点眼熟,“你姓张?”
“是,末将张磊。”
“跟张统领长得挺像的,建安侯,你爹比你爷爷有出息。上阵杀敌,得了个爵位,不错。”
元熙怀念了一下张统领这个心心念念救驾的护卫统领。
“你们几个,今日找本王有何要事?”
几人对视了一眼,最后由礼部尚书开口。
“王爷,我等今日前来有一事相求。”礼部尚书带头扑通一声跪下,建安侯等人跟着跪下。
“为了梁国的江山社稷,还请王爷随我等进宫劝陛下收回成命。”
元熙眉头一皱,“怎么回事?”
动不动就江山社稷,梁国这么容易垮的?
“今日早朝,陛下突然下旨要御驾亲征,要学先帝开疆扩土。王爷,您也知道,先帝对外征战多年,梁国才休养生息几年,实在经不起这个折腾了。”
户部尚书也立马跟上哭穷,“王爷,先帝打完仗后,国库空虚,这才几年,好不容易才缓一口气。可这朝廷上上下下哪不花钱,实在是没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