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看过之后,交头接耳,这协议远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宽松。
其实就是奔着互惠互利去的。
毕竟,对于各藩国而言,他们的土地、农产以及矿产本身就不值钱,这玩意,给他们一船军械,他们能一个月之内拿下方圆数百里来。
可太平府的药物、火器,还有源源不断的商船互通有无,对他们而言,却有着莫大的好处。
当下,汉王朱高煦率先表态:这个好说,本王没有什么问题。
宁王朱权,也颔首道:不错,本王也没有问题,既然议定了,那么就不得擅改了。
众人纷纷附和点头。
三日之后,朱金则带着协议来见张安世了,当面便笑意盈然地道:殿下,一切都妥当了。
张安世眼眸里顿时透出一丝光泽,微笑着道:这样说来,我算是心里落下了一块大石了。
不过……朱金想了想,道:不过殿下,下官倒是有些不解,此番给予他们的条件太过宽松了,以下官之见,其实条件可以再苛刻一些,众王也会愿意接受。
朱金已得了荫官,算起来,也可自称下官了。
商人能得官职的,他是天下第一人。
张安世笑道:做买卖嘛,当然大家都得有好处,若是好处都我们占了,这协议就算是签下来,迟早也要失效的。与其如此,不妨大家各让一步,如此一来才可做到密不可分,大家谁也离不开谁。
朱金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钦佩地道:下官受教,殿下说的对。
再者说了。张安世笑了笑,接着道:长远的来看,其实看上去这协议大家都有好处,可真正的肉,却都是让太平府吃了,他们不过是分一口汤而已!你想想,太平府是独一无二的,各藩国都对太平府有依赖,可各处藩国呢
实际上,他们才是竞争关系,无论是粮产还是矿山,亦或者其他东西,他们对太平府的贸易都有重合,这就确保了,他们的东西,因为彼此要竞争,就难以高价售来这太平府,可我太平府的商货有稀缺性,却等于掌握了买卖的定价权,这才是其中最优握的利润。
朱金细细一思,便笑道:还是殿下深谋远虑……
张安世道:你少来这一套,难道你不懂其中的道理吗只不过你觉得这些油水还不够,想要挣更多而已。我的姐夫乃是太子,诸王都是太子的至亲,论起来,他们也是我的亲人啊!我又怎好将所有好处统统都一人端走总要给人留一点汤汤水水,残羹冷炙,哪怕是肉渣吧,如若不然,那还是个人吗
朱金笑了笑,没吭声。
张安世此刻,心潮澎湃,他站定,背着手,微微抬头向上,他觉得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
…。此时感慨万千地道:芜湖,要起飞了!
眼下对于天下人而言,他们显然还没有看到,这背后最大的好处。
甚至有人觉得,太平府这是自绝于天下,在十八省推行新政阻力重重,于是乎,索性只好打了出海的主意。
虽然大明已开海,或者说,即便是大量的藩王开始封藩于域外,人们对于海外,还是没有多少认知的。
无非就是蛮夷之地,我华夏无所不有。
这种根植于所有人心目中的印象,根深蒂固。
虽说相比于海外,大明确实已称得上是富足,可他们显然不知道一个道理,那些未开发的蛮荒之地,某种意义而言,才有升值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