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文渊阁里,仓部主事刘文君又被招了来,昨日陛下让吏部送了功考簿子,今日可能会有恩旨,到时要准备去觐见谢恩。
解缙和胡广、杨荣三人,至文渊阁的茶房,三人各自落座。
而刘文君也被请了来。
解缙温和地朝他道:坐。
刘文君道:下官惭愧,还是站着好。
解缙微笑道:在这里,没有官职大小,我等都是读书人,便该以读书人相交。
解缙确实有几把刷子,将士林之中的人情世故,做到了极致。
刘文君这才欠身坐下。
胡广打量刘文君,也颇为满意,道:昨日有旨意去吏部,吏部那边传出消息,可见要有圣恩下来了。你是至诚君子,这些,我也有所耳闻。
刘文君惭愧地道:都是解公厚爱,实在愧不敢当。
此言一出,原本暗暗对刘文君点头的杨荣,眼眸却微微地闪过了一丝别样的光泽。
起初他对刘文君的印象也是极好的,因为刘文君的名气确实不小,而且无论是上司,还是下头的佐官,都说他是君子,有古大臣之风。
这样的道德君子,恰恰是所有读书人所追求的境界。
可偏偏,刘文君在回答胡广的时候,故意加重了语气,说这是解公厚爱……
当然,这并非是杨荣对解缙有什么偏见,或者是觉得刘文君与解缙关系莫逆,让人生妒。
而是刘文君的回应,实在太得体了,他着重了解缙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也清楚解缙即将对他未来的前程有莫大的帮助,同时当着三个大学士的面,这话里话外的向解缙示好。
这是一个敦厚的君子……能够做出的事吗
分明只有最油滑的官油子,才能有如此熟练的应对,而且绝不出任何的差错。
一个将分寸把握得如此好的人……和古大臣之风……显然是相悖的。
于是杨荣笑了笑道:解公这几日,确实常常在夸奖你,说你为官刚正,清正廉明。
刘文君忙道:得如此谬赞,实在无地自容,如此……下官就更该清正自守,方才对得起解公的夸奖了。
解缙哈哈大笑,正待要说什么。
此时,有宦官来道:陛下有旨,召百官觐见。
这时候召百官吗解缙皱眉,觉得有些意外,但还是忙起身道:我等速去觐见,不可贻误。
当下,众人都一并往崇文殿而去。
在这里,朱棣早已升座,他的脸藏于头戴的冕旒之后,让人猜不透喜怒。
百官纷纷鱼贯而入,行礼道:见过陛下,吾皇万岁。
朱棣之抿着唇,无言。
亦失哈道:诸卿免礼。
众人纷纷站起来。
可见朱棣依旧不说话,倒是让百官们迟疑起来,于是一个个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