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我的姐夫是太子女主什么时候出场 > 第一百九十章:死不足惜(第3页)

第一百九十章:死不足惜(第3页)

朱棣道:内千户所,钱粮要增加,人员也可增加,你需多少人,报给朕,副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武官,不需报朕,你直接来拟认,事后,奏报给朕即可。

说罢,朱棣想了想,便又道:那幕后之人,到底是什么来头这些人,实在是心机难测!朕起初原以为是蟊贼,后来方知是大盗,再后来却发现,越来越不简单。这些人一日不剪除,真是一日都寝食难安。

张安世道:臣还在查,还有一些关键的地方需要梳理。请陛下放心,再给臣一些时间,臣与内千户所,一定想尽办法查出来。

朱棣道:若是能彻查出来,便是大功一件。

说着,朱棣落座,又道:朕确实有对不住宁王的地方,这一次,只怕他的心里对朕就更有怨言了。

陛下的意思是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朱棣瞪着张安世怒道。

张安世道:陛下的意思,就是臣的意思。

朱棣冷笑:你不知朕的意思,如何知道朕的意思就是你的意思

张安世:……

朱棣道:你不会认为,朕会将错就错,索性借此机会,铲除宁王吧

张安世:……

朱棣摇头道:不能这样干,朕是天子,虽然有时候,少不得干一些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可这样的事,却是万万不能干的,如若不然,朕与建文的削藩有什么分别

说着,朱棣冷冷一笑:宁王没有反心,已是令朕十分欣慰了,终究还是当初在一起横扫过大漠的兄弟啊。当然朕确实也忌惮他,换一句话来说,他能被朕忌惮,也是他的福气。

张安世看朱棣絮絮叨叨的说这说那,便晓得朱棣的心情十分纠结。

于是张安世笑着道:敢问陛下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朱棣叹了口气,道:自然是让他回南昌府去。

张安世道:陛下不怕放虎归山吗就算宁王不反,可迟早……将来他的儿孙们,未必肯咽下这口气……

朱棣眼眸闪烁,抬眸道:你有主意

张安世便道:天下这么多的藩王,陛下,太祖高皇帝仁厚,对自己的亲族太好了,他舍不得让自己的儿孙们吃苦,所以给予宗室的条件过于优厚。臣……算过一笔账。

朱棣默不作声。

张安世接着道:你看太祖高皇帝,生了二十六个儿子,活下来的,也有近二十人,而他们又开枝散叶,嫡长子继承亲王爵位,次子则承袭郡王,到了第二代,第三代,紧接着,又是敕各种奉国将军和辅国将军,臣以为,照这样下去,不出十代,这大明的宗室子弟,就会有近十万之众!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中山靖王的,只活了五十多岁,可是生下来的儿子,就有一百二十多人。这样下去,天下的民户不过数千万,要养活的宗亲,各种亲王、郡王、县主、将军十万之巨。按照太祖高皇帝所定下来的俸禄,还有田庄的赐予,便是将整个国库都给他们,也远远不够。

顿了顿,张安世继续道:这样多的人,若是有人心怀异志,朝廷还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他们进行监视。可若是没有大志的人呢,却成日醉生梦死,每日锦衣玉食,娶妻纳妾,犹如行尸走肉一般。难道……这些是陛下所期望的吗

现在许多亲王还在,当初太祖高皇帝养育他们,他们倒是还有几分本领,譬如宁王,即便是那代王朱桂,也是弓马娴熟。他们之所以有异心,无非就是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罢了,可一旦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本领,朝廷又难免不放心。只是臣还是认为,宗亲的国策,是无法长久的,迟早要给朝廷带来沉重的负担。

朱棣耐心地听完张安世这么长的一番话后,幽幽地点头道:朕岂会不明白只是朕决不能负宗亲。

他的态度很明确,别人可以这样干,他朱棣不能这样干。

张安世了解朱棣,所以并不意外他的答桉,便道:那陛下为何不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才能呢

朱棣不解地挑眉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安世道:陛下还记得汉王吗他现在在安南,每日只想着为咱们商行开疆拓土,觉得每天都很充实!你看,现在他不但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且还能为陛下挣来源源不断的钱粮。不只如此……还可为我大明开拓疆土。

他人在域外,对陛下和太子殿下,甚为想念,从前太子殿下在汉王的心目中,就是绊脚石一般的存在,总觉得若没有太子,他便可克继大统。可如今,他却依赖太子殿下,因为在那遥远的地方,必须依靠陛下,依靠太子,还有商户对他的资助,才能完成他的夙愿。这……其实和周朝时的分封有异曲同工之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