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允炆也坦然地抬眸,与他对视。
朱棣道:现在好了,满天下人都知道你还活着了!
小僧万死。朱允炆道,却没有一点后悔的意思。
朱棣冷哼道:哪怕是到了现在,你还是这样做事不计较后果,真是愚不可及。
朱允炆道:小僧现在才明白,小僧一无是处,这辈子没有做过几件对的事,可今日……之事,小僧无悔。
朱棣几乎要跳脚,气咻咻地道:你大可轻巧,可引来的天下人非议,引来居心叵测之人的图谋,又当如何入……入他娘的,你父亲也算是人杰,怎就生出你这样的混账东西出来!造孽,造孽啊,你比朱高煦还要混账!
朱允炆只双手合掌,一言不发。
朱棣怒道:你有何打算
小僧没有什么打算。朱允炆平静地道:小僧已经在寺里呆惯了,习惯了化缘,也喜欢了念经,此生再没有其他的指望了。
朱棣道:你若是还俗,朕可敕你为郡王。
朱允炆摇头,笑了笑,很是洒脱地道:功名利禄,不如在集市里化缘来几个蒸饼,不如走街窜户,得来的几十文施舍。须知……化缘有化缘的好,即便是化缘,也可挣来十万两家财……
姚广孝脸色微微一变。
朱棣却只当他在开玩笑,或者是在化用了什么佛家的术语,大抵和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屁话差不多。
于是朱棣便道:你既是此心,朕也就不强人所难,你好生跟着姚师傅吧。
朱允炆无喜无忧,只平静地颔首道:多谢陛下。
朱棣道:不要再胡闹了。
是。朱允炆点头。
朱棣回头看姚广孝。
却发现姚广孝此刻脸色有些异样。
不过此时朱棣不想管顾这些,只是交代道:以后……也不必看管了,他想怎样就怎样吧,但是……要防止宵小之徒,免使有人生出歹心。
姚广孝无奈地道:陛下倒是为难了臣,既不能看管,又要小心宵小,臣怕做不到……
朱棣道:做不到也要做到。
他叹了口气,却是看向亦失哈道:选几个从前在宫里的宦官……也剃度了,在寺中照料吧,这个小子是个浑人,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亦失哈便道:奴婢遵旨。
交代完这些,朱棣才又看向朱允炆:从前的事,就此揭过吧。
朱允炆道:一切都已是过眼云烟,何来的从前今日只有空空和尚了。
朱棣满意地点头,他沉默片刻:让朱文圭回南京来吧,就养在宫中。
朱文圭乃是朱允炆的次子,靖难之役后,被朱棣命人长期幽禁于中都(凤阳)广安宫,给人称为建庶人。
当然,等到了明英宗登基之后,想到这个从孩提时就被幽禁的孩子可怜,便想释放他,身边的大臣都认为不可。英宗一意孤行,于是,这被人称为建庶人的朱文圭,便在五十七岁时,终于获得了自由身,并且皇帝还赐他二十个宦官服侍,还有十几个婢女使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