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世道:陛下,问题就在这劣纸上,要在这等连草纸都不如的玩意上印刷,对油墨和雕版的技艺需求极高,而且短时间内印刷这么多份,还得给印刷的作坊加钱,臣为了印此书,与印刷作坊一道,提升了数道工艺,单单这八万部书,加上印刷、运输、还有给书铺的让利,就耗费了臣近万两银子的成本,臣是砸锅卖铁啊。
朱棣道:近万两银子,八万部书,一本三两,岂不是二十四万
张安世微笑道:陛下算错了。
朱棣不解地看着他:嗯
张安世道:后头还有几千本,臣不打算光卖了,为了让大家沾一点会元的喜气,臣打算让会元签名售书,一本十两。
朱棣:……
朱棣愣了老半天,才吐出一句话:那这不是抢吗
张安世道:臣卖的是书,是知识,是学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臣区区这点银子,就把黄金屋和颜如玉卖给了读书人,臣觉得自己是在做善事。
朱棣:……
张安世兴奋地接着道:臣现在正打算加印呢,这书如此热销,臣也没有想到,可见我大明文风鼎盛,军民百姓求知若渴,这都是陛下文治武功的缘故啊。所以臣想趁着来年开春的时候,争取将销量突破至三十万,臣觉得可以做到。
朱棣听罢,也禁不住振奋:来年开春
张安世立马就道:对,到了来年开春,就要乡试了,乡试之后,还有各省的院试,以及各县的童子试,臣细细思量着,第二版最好在院试开售之前半个月左右发售。
这个时候,恰好距离考试不远,大家都要急着温习功课,若是有人想起歪心思,去誊抄别人的书,肯定来不及。所以臣预料,为了最快得到第二版书,大家只能争先拿着第一版,如此便失去了抢购的资格。
朱棣倒吸一口凉气:这第二版,你又想挣多少
张安世委屈地道:陛下,知识是无价的。
朱棣心里火热:这买卖……是你家的
张安世道:是咱们商行的呀,大家一起发财。
朱棣本来还想骂他良心被狗吃了,为了银子脸都不要了。
此时一听,他顿时龙精虎猛,双眼放光。
虎躯一震,他道: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不过你说的对,朕思来想去,这读书人买书,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你这书……嗯……除了纸张劣等了一些,字也少了一些,可都是真知灼见,那些读书人买了,哪怕对他们的点悟,那也是受益无穷,岂是区区几两银子可以衡量。
张安世乐呵呵地笑道:陛下谬赞。
朱棣道:哎,早知这样,你价格可以订再高一些,五两银子最好。
张安世心里发出感慨,却忙道:陛下,臣心善,见不得读书人们多掏银子。
也罢。朱棣道:朕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读书人的事,朕也不懂。
正说着,外头的街上有人嚎叫:这张安世他不要脸,他竟伪称是孔圣人托梦给他,至圣先师何等圣贤,他也有脸说的出口,真是教人作呕。
于是许多人又纷纷骂:侮辱圣贤,罪该万死。
我与张贼不共戴天。
张安世眨眨眼,有点委屈。
朱棣没说什么,只是笑笑。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人和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人家读书人是真的花了钱,还被张安世一个孔圣人托梦摁在脑袋上,自己的至圣先师,都被这小子拿出来当做增加销量的工具人。
可对朱棣而言,却不一样,他所想的是,张安世为了给朕挣钱,真是脸都不要了。